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抑制水稻主要病原菌的药剂混配及多环芳香烃的生物降解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4页
   ·引言第8页
   ·水稻种传病害的危害及种子处理技术的应用第8-13页
     ·水稻重要的种传病害第8-10页
     ·种子处理技术第10-11页
     ·水稻种子处理杀菌剂第11-13页
   ·PAHs对种子及农业生产安全的影响及PAHs的降解研究第13-23页
     ·PAHs广泛存在第13-15页
     ·PAHs对种子及农业生产安全的影响第15-17页
     ·细菌在PAHs降解中的应用第17-21页
     ·PAHs降解途径第21-22页
     ·菲降解途径的研究第22-2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二章 水稻种子处理剂—戊唑醇和噻菌铜混配研究第24-37页
   ·戊唑醇和噻菌铜混配对水稻真菌病害的毒力测定第24-32页
     ·材料与方法第24-25页
     ·结果第25-32页
   ·戊唑醇和噻菌铜混配对水稻细菌病害病原菌的毒力测定第32-35页
     ·材料与方法第32-33页
     ·结果第33-35页
   ·小结与讨论第35-37页
第三章 水稻种子处理剂—咪鲜胺和噻菌铜混配研究第37-48页
   ·咪鲜胺和噻菌铜混配对水稻真菌性病害的毒力测定第37-44页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结果第38-44页
   ·混配药剂对水稻细菌病害致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第44-47页
     ·材料与方法第44-45页
     ·结果第45-47页
   ·小结与讨论第47-48页
第四章 水稻种子寄藏新鞘氨醇杆菌属细菌HLJ-RS18新种鉴定及其对芴的降解第48-70页
   ·水稻种子寄藏的HLJ-RS18菌的分离第48-53页
     ·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结果第49-53页
   ·新鞘氨醇杆菌属菌株HLJ-RS18的进一步鉴定第53-63页
     ·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结果第55-63页
   ·新鞘氨醇杆菌属新种HLJ-RS18对芴的降解第63-65页
     ·材料与方法第63-64页
     ·结果与分析第64-65页
   ·水稻种子寄藏的HLJ-RS18对种苗的安全性及与水稻病原菌的互作研究第65-67页
     ·材料与方法第65-66页
     ·结果第66-67页
   ·小结与讨论第67-70页
第五章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对菲的降解及降解途径第70-82页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C6对菲的降解第70-72页
     ·材料与方法第70-71页
     ·结果第71-72页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C6对菲的降解途径第72-81页
     ·材料与方法第72-73页
     ·结果第73-81页
   ·小结与讨论第81-82页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第82-84页
   ·结论第82-83页
   ·讨论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2页
致谢第92-94页
作者简介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曲病菌侵染水稻的行为研究
下一篇:荧光假单胞菌2P24抗生素合成基因转录及转录后调控因子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