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调查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调研的背景 | 第10-11页 |
·调研的意义 | 第11-12页 |
·调查研究前的文献基础 | 第12-15页 |
·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5-17页 |
·调研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调研的主要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秦皇岛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现状调查 | 第17-29页 |
·秦皇岛市海港区大学生村官工作总体概述 | 第17-24页 |
·在岗履职情况 | 第18-20页 |
·工作中面临问题 | 第20-22页 |
·与上级组织部门、镇村级的关系 | 第22页 |
·未来发展 | 第22-24页 |
·秦皇岛市海港区大学生村官在“三农”工作中的作用发挥 | 第24-28页 |
·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 | 第24-25页 |
·推动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向前发展 | 第25-26页 |
·促进任职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 第26-27页 |
·助力农村文明新风尚的形成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秦皇岛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 第29-40页 |
·大学生村官自身存在的问题 | 第29-32页 |
·缺少扎根农村的意志 | 第29-31页 |
·缺乏农村工作的经验 | 第31-32页 |
·相应的知识结构欠缺 | 第32页 |
·各级组织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激励机制上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教育培训上存在问题 | 第33-34页 |
·管理方式上存在问题 | 第34-35页 |
·在社会层面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浮夸之风盛行,大学生村官难以扎实工作 | 第35-36页 |
·村中情况复杂,大学生村官开展工作思虑较多 | 第36-37页 |
·高校指导缺失,大学生村官工作难展拳脚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改进秦皇岛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对策研究 | 第40-51页 |
·大学生村官要不断提升个人素质适应岗位需求 | 第40-43页 |
·端正心态,找准自身角色定位 | 第40-41页 |
·找好工作切入点,不断提升沟通协调能力 | 第41-42页 |
·注重学习总结,积累农村工作方式方法 | 第42-43页 |
·各级组织部门要完善相应管理服务机制 | 第43-48页 |
·成立专门的大学生村官管理服务机构和组织 | 第43-44页 |
·完善相关制度,提升针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水平 | 第44-45页 |
·构建多层次的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 | 第45-47页 |
·疏通流通渠道,加强大学生村官流动 | 第47-48页 |
·社会力量要为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发挥提供充分的支持 | 第48-50页 |
·媒体积极予以舆论支持和引导 | 第48页 |
·高校要负担起培养大学生村官的使命 | 第48-49页 |
·大学生村官任职村的村干部及村民要对其给予支持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