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一、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一) 启发式教学的涵义与主要特征 | 第14-15页 |
1. 启发式教学的的涵义 | 第14-15页 |
2、启发式教学的主要特点 | 第15页 |
(二) 启发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1.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 第16页 |
2. 学习动机理论 | 第16-17页 |
3. 人本主义理论 | 第17-18页 |
二. 思想政治课程运用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第18-22页 |
(一) 思想政治课程运用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 | 第18-19页 |
1. 有利于教学中双主体作用的发挥 | 第18页 |
2. 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 第18-19页 |
3.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 第19页 |
(二) 思想政治课程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 | 第19-22页 |
1、是我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 第20页 |
2、是思想政治学科性质的必然要求 | 第20页 |
3、是思想政治课程内容的必然要求 | 第20-21页 |
4、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必然要求 | 第21-22页 |
三. 思想政治课程启发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 第22-26页 |
(一) 导入课程——设置情景 | 第22-23页 |
(二) 讲授新课——巧设问题 | 第23-25页 |
(三) 总结课程——掌握新知 | 第25-26页 |
四、思想政治课程运用启发式教学遇到的主要问题 | 第26-28页 |
(一) 学生的素质能力与导入新课的教学方式不相匹配 | 第26页 |
(二)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名为启发,实为“代发”的启发式教学 | 第26-27页 |
(三) 教师对课堂总结的研究不够深入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