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古筝论文

王中山古筝作品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导论第12-19页
第一章 王中山古筝作品的题材与创作理念第19-31页
   ·王中山古筝作品的题材第19-28页
     ·反映民族风俗的题材第19-21页
     ·写景的题材第21-24页
     ·借景抒情的题材第24-26页
     ·戏曲风格的题材第26-27页
     ·外国舞曲风格的题材第27页
     ·进行曲风格的题材第27-28页
   ·王中山古筝作品的创作理念第28-31页
     ·民族性与可听性并重第28-29页
     ·传统与现代并存第29-31页
第二章 王中山古筝作品的调式调性基础与旋律第31-71页
   ·调式调性基础与作品定弦第31-44页
     ·传统五声调式音阶的运用第31-33页
     ·七声调式音阶的运用第33-38页
       ·五声音列定弦七声性乐曲第33-37页
       ·非循环的七声音列定弦第37-38页
     ·非传统的五声音列定弦第38-44页
       ·八度周期循环的非传统五声音列定弦第39-40页
       ·不完全八度周期循环的非严格五声音列定弦第40-42页
       ·传统五声音列与其变体的交替循环定弦第42-43页
       ·双调式五声音列定弦第43-44页
   ·调性布局与转调手法第44-50页
     ·同宫系统的调性转换第44-46页
     ·借鉴西方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手法进行的调性转换第46-49页
     ·借鉴西方同中音进行的调性转换第49-50页
   ·旋律形态第50-61页
     ·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形态第52-56页
     ·抒情与技巧同时结合的旋律形态第56-57页
     ·节奏动机方式的旋律形态第57-59页
     ·片断化、自由不对称的动机旋律形态第59-61页
   ·旋律发展手法第61-71页
     ·原样重复、变化重复第61-63页
     ·引伸发展第63-66页
     ·变奏第66-69页
     ·模进第69-71页
第三章 王中山古筝作品的曲式结构特点第71-84页
   ·用宏观速度布局来组织音乐第71-77页
     ·《望秦川》音乐结构分析第72-74页
     ·《暗香》音乐结构分析第74-76页
     ·《秋望》音乐结构分析第76-77页
   ·以标题性组曲形式进行音乐结构布局第77-81页
   ·采用循环再现原则进行音乐结构布局第81-84页
第四章 王中山古筝作品中多声技法的运用第84-107页
   ·和声材料的应用第84-93页
     ·三度叠置和弦及其变体的运用第85-90页
       ·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第85-87页
       ·省略音和弦的运用第87-88页
       ·替代音和弦的运用第88-89页
       ·附加音和弦的应用第89-90页
     ·非三度叠置和弦的运用第90-93页
       ·二度结构和弦及音程的运用第90-91页
       ·琶音奏法和弦的应用第91-93页
   ·和声进行第93-97页
     ·平行进行第93-95页
     ·反向进行第95-96页
     ·同向进行第96页
     ·斜向进行第96-97页
   ·和声的功能与色彩的关系第97-99页
   ·织体写作技法第99-107页
     ·主调型织体第99-102页
       ·单音、长音衬托第100页
       ·和弦衬托第100-101页
       ·固定音型与旋律结合第101-102页
     ·复调型织体第102-107页
       ·模仿式复调第102-103页
       ·对比式复调第103-104页
       ·支声型复调第104-107页
第五章 王中山古筝作品的演奏手法及创新第107-116页
   ·传统以及近现代古筝技法的继承第107-110页
     ·传统技法的继承运用第107-108页
     ·近现代古筝技法的继承运用第108-110页
   ·演奏技法的创新第110-116页
     ·快速指序技术的创新发展运用第111-112页
     ·左手摇指技术的创新运用第112-113页
     ·轮指、轮托技术的创新运用第113-114页
     ·弹摇技术的创新运用第114页
     ·多弦摇、走位三指摇技术的创新运用第114-115页
     ·擦弦技法的创新运用第115-116页
     ·刮奏式泛音的创新运用第116页
总结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五本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教材之比较研究
下一篇:少儿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