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大芦家地区馆三段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6页
   ·研究来源、目的和意义第8-9页
   ·储层地质建模的研究现状第9-14页
     ·储层地质模型的类型第9-10页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0-14页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完成的工作量第14-16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主要成果及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地层及构造特征精细描述第16-26页
   ·地层特征精细描述第16-21页
     ·地层划分对比的原则与方法第16-17页
     ·储层的划分与对比第17-21页
   ·构造特征描述第21-26页
     ·断层发育特征第21-22页
     ·微构造发育特征第22-26页
第三章 储层精细评价第26-45页
   ·储层砂体分布特征第26-29页
     ·砂体平面分布特征第26页
     ·各小层砂体厚度特征第26-29页
   ·储层沉积微相研究第29-36页
     ·区域沉积背景第30页
     ·单井沉积相标志第30-33页
     ·测井相分析第33-34页
     ·单砂层的沉积微相类型第34-36页
   ·储层物性特征分析第36-45页
第四章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第45-66页
   ·储层建模的策略第45页
   ·随机建模算法的选择第45-46页
   ·数据准备及加载第46页
   ·构造模型建立第46-52页
     ·断层建模第47-48页
     ·网格细分和边界确定第48页
     ·地层模型的建立第48-52页
   ·储层模型的建立第52-59页
     ·砂层厚度模型第52-54页
     ·隔夹层模型第54-59页
   ·沉积相建模第59-60页
   ·储层属性模型第60-66页
     ·孔隙度模型第62-63页
     ·渗透率模型第63-66页
第五章 油气分布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第66-70页
   ·油气分布特征第66-68页
   ·有利区带预测第68-70页
结论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饶阳凹陷北部沙一~沙二段层序地层学研究与有利区带预测
下一篇:通61断块水淹层测井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