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阳凹陷北部沙一~沙二段层序地层学研究与有利区带预测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6页 |
|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4页 |
| ·完成工作量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6-21页 |
| ·工区地理位置 | 第16页 |
| ·地层发育特征 | 第16-18页 |
| ·区域构造演化及沉积背景 | 第18-21页 |
| 第三章 层序地层学研究 | 第21-48页 |
| ·高分辨率层序划分 | 第21-31页 |
|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 | 第21-24页 |
| ·高分辨率层序划分方法 | 第24-31页 |
| ·工区层序地层划分方案及特征 | 第31-36页 |
| ·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第31页 |
| ·层序关键界面特征 | 第31-36页 |
|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 第36-48页 |
| ·单井层序划分 | 第36-43页 |
| ·连井地层对比 | 第43-48页 |
| 第四章 沉积体系研究 | 第48-73页 |
| ·单井相分析 | 第48-50页 |
| ·测井相分析 | 第50-52页 |
| ·测井相分析方法 | 第51-52页 |
| ·测井相标志 | 第52页 |
| ·沉积相类型划分 | 第52-58页 |
| ·辫状河三角洲相 | 第52-56页 |
| ·湖泊相 | 第56-58页 |
| ·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 | 第58-73页 |
| ·连井剖面相分析 | 第58-59页 |
|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59-73页 |
| 第五章 储层评价及有利区带预测 | 第73-82页 |
|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73-75页 |
| ·SQⅥ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74页 |
| ·SQⅦ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74-75页 |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75-76页 |
| ·储层综合评价 | 第76-77页 |
| ·层序成藏要素分析 | 第77-78页 |
| ·层序发育特征与成藏要素分析 | 第77-78页 |
| ·层序发育模式与生储盖组合分析 | 第78页 |
| ·有利区带预测 | 第78-82页 |
| ·SQⅥ有利区带预测 | 第78-80页 |
| ·SQⅦ有利区带预测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2-84页 |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