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识成智:智慧课堂及其生成策略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 ·选题缘由 | 第8-9页 |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 ·研究方法、思路和框架 | 第13-16页 |
| 第2章 “知识课堂”的问题与反思 | 第16-24页 |
| ·教学内容过分强调书本知识 | 第16-18页 |
| ·教学主体中的教师绝对权威 | 第18-20页 |
| ·教学过程的程序化 | 第20-22页 |
| ·学生学习方式的僵化 | 第22-24页 |
| 第3章 智慧课堂的基本理论 | 第24-32页 |
| ·智慧与智慧课堂解读 | 第24-27页 |
| ·智慧课堂的理论基础 | 第27-32页 |
| 第4章 智慧课堂的特征 | 第32-40页 |
| ·启智性 | 第32-34页 |
| ·思悟性 | 第34-35页 |
| ·创造性 | 第35-37页 |
| ·生成性 | 第37-38页 |
| ·道德性 | 第38-40页 |
| 第5章 智慧课堂的生成策略 | 第40-58页 |
| ·启发心智,以培养智慧为目标 | 第40-43页 |
| ·解放学生,注重引导 | 第43-45页 |
| ·预留空间,主动探究 | 第45-48页 |
| ·创设情境,唤醒智慧 | 第48-50页 |
| ·紧着预设,宽着生成 | 第50-54页 |
| ·抓住细节,探寻教学时机 | 第54-55页 |
| ·善待差异,激励智慧 | 第55-58页 |
| 结语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8页 |
| 个人简历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