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环境税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3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23-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 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 | 第26-47页 |
·低碳经济内涵与特征 | 第26-28页 |
·低碳经济内涵 | 第26页 |
·低碳经济特征 | 第26-27页 |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比较 | 第27-28页 |
·低碳经济理论基础 | 第28-39页 |
·持续发展发展理论 | 第28-29页 |
·环境经济理论 | 第29-36页 |
·技术创新理论 | 第36-39页 |
·公共物品理论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第39-43页 |
·公共物品理论 | 第39-42页 |
·公共物品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 第42-43页 |
·庇古税理论及其局限与发展 | 第43-45页 |
·庇古税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庇古税理论的局限 | 第44-45页 |
·庇古税理论的发展 | 第45页 |
·小结 | 第45-47页 |
3 国内外低碳经济与环境税发展实践及评述 | 第47-70页 |
·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实践及评述 | 第47-53页 |
·国内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 第47-48页 |
·国外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 第48-52页 |
·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评述 | 第52-53页 |
·国内外环境税发展实践及评述 | 第53-69页 |
·西方国家环境税的实施现状 | 第53-58页 |
·西方国家环境税经验借鉴 | 第58-61页 |
·我国与环境相关的政策工具运行现状 | 第61-67页 |
·我国环境政策工具评述 | 第67-69页 |
·小结 | 第69-70页 |
4 基于低碳经济的环境税经济效应分析 | 第70-85页 |
·低碳经济的实现路径 | 第70-73页 |
·发展低碳经济的一般路径 | 第70-73页 |
·低碳经济的技术路径 | 第73页 |
·环境税技术减排效应 | 第73-76页 |
·低能耗效应 | 第74页 |
·能源结构优化效应 | 第74-76页 |
·产业结构优化效应 | 第76页 |
·环境税一般经济效应分析 | 第76-79页 |
·环境税的收入效应分析 | 第77页 |
·环境税的替代效应分析 | 第77-79页 |
·环境税经济效应扩展分析 | 第79-84页 |
·环境税经济效应的再扩展 | 第79-80页 |
·双重红利效应模型构建及分析 | 第80-84页 |
·模型结论 | 第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5 环境税经济影响实证分析 | 第85-102页 |
·我国能源排放量估算 | 第85-87页 |
·计量模型选择 | 第87-89页 |
·指标选取及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89-90页 |
·指标选取 | 第89页 |
·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89-90页 |
·实证分析 | 第90-100页 |
·Panel Data模型 | 第90-91页 |
·实证结论 | 第91-100页 |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100页 |
·小结 | 第100-102页 |
6 基于低碳经济的我国环境税税制设计 | 第102-117页 |
·我国环境税税制设计的原则 | 第102-104页 |
·坚持税收效率原则 | 第102-103页 |
·坚持税收公平原则 | 第103-104页 |
·坚持环境保护原则 | 第104页 |
·我国环境税税制设计目标模式 | 第104-106页 |
·融入型环境税设计目标模式 | 第104-105页 |
·独立型环境税设计目标模式 | 第105页 |
·混合型环境税设计目标模式 | 第105-106页 |
·基于混合型改革模式的环境税税制设计 | 第106-114页 |
·现行税制环境要素的完善 | 第106-108页 |
·环境污染税税制设计 | 第108-112页 |
·碳税设计 | 第112-113页 |
·环境税征管模式设计 | 第113-114页 |
·环境税推进步骤 | 第114-115页 |
·环境税部分实施阶段 | 第114-115页 |
·环境税全面实施阶段 | 第115页 |
·小结 | 第115-117页 |
7 环境税实施的政策建议 | 第117-125页 |
·环境税实施的影响因素 | 第117-120页 |
·影响环境税实施的税收因素 | 第117-118页 |
·影响环境税实施的非税收因素 | 第118-120页 |
·税收层面政策建议 | 第120-121页 |
·坚持税收中性,平衡税负归宿 | 第120页 |
·提高效率,降低税收征管成本 | 第120-121页 |
·加强宣传,提高税法遵从度 | 第121页 |
·非税收层面政策建议 | 第121-124页 |
·预防为主,建立规范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121-122页 |
·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分配制度 | 第122-123页 |
·提高环境税改革中相关部门的配合能力 | 第123页 |
·积极参与环境税的国际协调 | 第123-124页 |
·小结 | 第124-125页 |
结论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