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专业名词及縮略语释义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远程医疗的产生和发展 | 第9-11页 |
·远程医疗的产生 | 第9页 |
·远程医疗的发展现状 | 第9-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心电监护系统概述 | 第11-12页 |
·监护系统小型化的趋势 | 第12-13页 |
·便携式移动监护平台的产生 | 第13页 |
·论文内容简介和章节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心电监护系统及其理论依据 | 第15-19页 |
·心电信号的产生机理 | 第15页 |
·心电信号的特征分析 | 第15-17页 |
·心脏电传导过程分析 | 第15-16页 |
·心电信号时域特征分析 | 第16-17页 |
·心电信号电学特征分析 | 第17页 |
·心电信号噪声源及其分析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监护系统整体架构 | 第19-24页 |
·系统模块划分 | 第19页 |
·MSP430F5418A嵌入式平台 | 第19-20页 |
·SIM900A GPRS无线通信模块 | 第20-23页 |
·SIM900A模块特点 | 第20-21页 |
·AT指令介绍 | 第21-23页 |
·小结 | 第23-24页 |
第4章 基于载波检测的导联电极识别技术 | 第24-29页 |
·现有识别技术及其优缺点 | 第24页 |
·基于载波检测的导联电极识别技术实现原理 | 第24-28页 |
·载波发生电路 | 第25页 |
·实现原理 | 第25-26页 |
·载波检测算法实现 | 第26-27页 |
·算法测试结果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5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数字滤波 | 第29-35页 |
·小波去噪的原理 | 第29-31页 |
·离散小波变换与多分辨率分析 | 第29页 |
·多分辨率分析和Mallat算法 | 第29-30页 |
·小波消噪原理 | 第30页 |
·小波函数的选取 | 第30-31页 |
·基于小波变换的心电信号去噪算法 | 第31-33页 |
·去除基线漂移 | 第31页 |
·硬阈值滤波(hard thresholding) | 第31-32页 |
·软阈值滤波(soft thresholding) | 第32页 |
·阈值估计(threshold estimation) | 第32-33页 |
·仿真及结果分析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6章 心电监测系统的实现 | 第35-63页 |
·客户端硬件设计综述 | 第35页 |
·前端模拟放大电路 | 第35-42页 |
·器件选择 | 第36页 |
·前置放大电路 | 第36-38页 |
·单导反馈电路 | 第38-39页 |
·主放大电路及滤波电路 | 第39-42页 |
·MCU及其外围电路 | 第42-45页 |
·MCU电路 | 第42-43页 |
·E~2POM电路 | 第43页 |
·液晶显示电路 | 第43-44页 |
·SIM900A芯片外围硬件设计 | 第44-45页 |
·客户端电源电路设计 | 第45-49页 |
·模拟电路运算放大器的双极性供电设计 | 第46页 |
·MCU工作电源 | 第46-47页 |
·SIM900A模块工作电源 | 第47-48页 |
·液晶模块供电 | 第48-49页 |
·PCB布板 | 第49页 |
·软件总体架构 | 第49-51页 |
·软件模块划分 | 第49-50页 |
·软件设计总流程图 | 第50-51页 |
·各模块软件 | 第51-55页 |
·采样滤波模块 | 第51-52页 |
·GSM模块控制与数据传输模块 | 第52-53页 |
·RTC实时时钟模块 | 第53-54页 |
·液晶显示模块 | 第54-55页 |
·监护系统服务器的软件实现 | 第55-58页 |
·后台系统综述 | 第55-56页 |
·数据通信协议 | 第56-57页 |
·数据校验协议 | 第57-58页 |
·系统调试 | 第58-62页 |
·客户端调试 | 第58-59页 |
·服务器数据调试 | 第59-61页 |
·波形显示 | 第61-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3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