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目录 | 第13-16页 |
1 导论 | 第16-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预期贡献 | 第20-21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1-29页 |
·管理层对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的偏好 | 第21-22页 |
·真实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 | 第22-26页 |
·经营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真实盈余管理 | 第23-25页 |
·融资活动的真实盈余管理 | 第25-26页 |
·真实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 第26-28页 |
·真实盈余管理对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 | 第27页 |
·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反应 | 第27-28页 |
·研究述评 | 第28-29页 |
3 理论分析 | 第29-45页 |
·真实盈余管理存在的理论基础 | 第29-31页 |
·“契约摩擦”理论 | 第29-30页 |
·“沟通阻滞”理论 | 第30-31页 |
·真实盈余管理存在的客观条件 | 第31-33页 |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规 | 第31-32页 |
·当前会计理论 | 第32-33页 |
·真实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 第33-35页 |
·真实盈余管理概念的提出 | 第33-34页 |
·真实盈余管理的特征及确认条件 | 第34-35页 |
·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35-37页 |
·资本市场动机 | 第35-36页 |
·政治成本动机 | 第36-37页 |
·真实盈余管理的方式 | 第37-41页 |
·以经营和投资活动为核心的方式 | 第38-40页 |
·以融资活动为核心的方式 | 第40-41页 |
·真实盈余管理的度量方法 | 第41-45页 |
·异常经营现金流量RCFO | 第42-43页 |
·异常生产成本RPROD | 第43页 |
·异常操控费用RDISEXP | 第43-45页 |
4 实证研究设计 | 第45-52页 |
·研究假设 | 第45-47页 |
·数据来源及研究样本选择 | 第47-48页 |
·变量设计与模型设定 | 第48-52页 |
·变量设计 | 第48页 |
·模型设定 | 第48-52页 |
5 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第52-66页 |
·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2-54页 |
·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54-58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58-64页 |
·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58-60页 |
·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60-62页 |
·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反应的多元回归分析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6 进一步分析 | 第66-70页 |
·真实盈余管理对公司经营业绩影响期限的分析 | 第66-67页 |
·真实盈余管理对投资者持股影响期限的分析 | 第67-70页 |
7 结论 | 第70-73页 |
·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1-73页 |
·研究局限 | 第71页 |
·研究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后记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