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论 | 第10-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 研究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接受度影响因素可以促进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共享建设的权威性、透明性,提升政府公信力 | 第12-13页 |
2. 研究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可以促进政府门户网站互动参与功能的建设 | 第13-14页 |
3. 研究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接受度影响因素可以促进政府门户网站在线服务质量的提升 | 第14页 |
(三)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 文献分析法 | 第15页 |
2. 问卷调查法 | 第15页 |
3. 访谈法 | 第15页 |
4. 统计分析法 | 第15页 |
(五)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一) 政府门户网站的概念 | 第17-18页 |
(二)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页 |
(三) 预期理论 | 第18-19页 |
(四) 认知心理理论 | 第19页 |
(五) 服务品质差异模型理论 | 第19-21页 |
三、研究框架与实证设计 | 第21-29页 |
(一) 研究框架 | 第21-23页 |
1. 政府门户网站的设计架构对公众接受度的影响 | 第21-22页 |
2. 公众对政府门户网站的预期对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接受度的影响 | 第22页 |
3. 公众使用的认知度对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接受度的影响 | 第22页 |
4. 公众的参与性对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接受度的影响 | 第22-23页 |
(二) 变量定义及测量 | 第23-25页 |
1. 用户对政府门户网站易用性的预期和认知 | 第23页 |
2. 用户对政府门户网站有用性的预期和认知 | 第23页 |
3. 用户对政府门户网站安全性的预期和认知 | 第23页 |
4. 用户对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共享质量的预期和评价 | 第23页 |
5. 用户对政府门户网站在线服务质量的预期和认知 | 第23页 |
6. 用户对政府门户网站互动参与功能的预期和认知 | 第23-25页 |
(三) 问卷设计 | 第25-27页 |
1. 问卷框架 | 第25页 |
2. 问卷初试及修改 | 第25-27页 |
(四) 问卷调研过程 | 第27-29页 |
四、数据统计分析 | 第29-50页 |
(一)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29-33页 |
1. 样本结构 | 第29-31页 |
2. 用户关于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预期与认知的对比情况 | 第31-33页 |
(二) 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3-35页 |
1. 信度分析 | 第33-34页 |
2. 效度分析 | 第34-35页 |
(三) 方差分析 | 第35-38页 |
1. 性别对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 第36页 |
2. 年龄对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 | 第36-37页 |
3. 受教育程度对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用户使用意愿的方差分析 | 第37页 |
4. 职业对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用户使用意愿的方差分析 | 第37-38页 |
5. 接触网络时间对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用户使用意愿的方差分析 | 第38页 |
(四) 相关分析 | 第38-42页 |
1. 用户是否接受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与网站易用性、网站有用性和网站安全性间的相关分析 | 第39-40页 |
2. 用户使用意向与信息共享质量、在线服务质量和互动参与质量间的相关分析 | 第40-42页 |
(五) 回归分析 | 第42-47页 |
1.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架构对接受度影响的回归模型建立 | 第43-45页 |
2.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效用对接受度影响的回归模型建立 | 第45-47页 |
(六) 访谈分析 | 第47-48页 |
(七) 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众接受度影响因素总结 | 第48-50页 |
五、对策建议 | 第50-53页 |
(一) 确保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共享的透明性和政令执行的有效性 | 第50-51页 |
(二) 确保政府门户网站的安全性 | 第51页 |
(三) 确保政府门户网站的可信任性和有用性 | 第51-52页 |
(四) 增强政府门户网站互动参与"功能"的建设 | 第52-53页 |
六、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