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1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韩国临港经济的发展历程 | 第11-15页 |
第一节 兴起阶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发展阶段 | 第12-13页 |
第三节 转型阶段 | 第13-15页 |
第三章 韩国发展临港经济的特点和临港产业发展趋势 | 第15-23页 |
第一节 韩国发展临港经济的特点 | 第15-16页 |
一、 高度重视港口建设,打造临港经济发展的基础 | 第15页 |
二、 临港工业规模化的发展战略 | 第15-16页 |
三、 优先发展船舶制造业和海运物流业 | 第16页 |
四、 拥有相对优化的产业结构 | 第16页 |
五、 切实落实“科技立国”战略 | 第16页 |
第二节 临港经济对韩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 第16-18页 |
一、 临港经济是韩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保证 | 第16-17页 |
二、 临港经济是韩国重化工业的支柱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后危机时代韩国的临港产业发展呈现产业转移 | 第18-19页 |
一、 韩国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竞争力 | 第18页 |
二、 韩国以发展低碳经济推动临港产业发展转型 | 第18页 |
三、 韩国以信息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 第18-19页 |
第四节 韩国临港产业发展新趋势 | 第19-23页 |
一、 产业融合趋势 | 第19-20页 |
二、 产业链细分趋势 | 第20页 |
三、 业态创新趋势 | 第20-21页 |
四、 装备制造业发展新特征 | 第21-23页 |
第四章 韩国与临沂发展临港经济进行产业合作的分析与比较 | 第23-39页 |
第一节 SWOT 分析法分析临沂发展临港经济的现状和不足 | 第23-24页 |
一、 优势 | 第23页 |
二、 劣势 | 第23-24页 |
三、 机遇与挑战 | 第24页 |
第二节 临沂与韩国发展临港经济进行产业合作的必要性 | 第24-30页 |
一、 临沂与韩国进行临港经济产业合作是大势所趋 | 第25-26页 |
二、 临沂与韩国进行临港经济产业合作是明智之举 | 第26-28页 |
三、 临沂与韩国经济合作是经济发展的自身要求 | 第28-30页 |
第三节 临沂与韩国进行临港经济产业合作的可行性 | 第30-32页 |
一、 临沂与韩国进行临港经济产业合作符合双方利益 | 第30-31页 |
二、 临沂与韩国临港经济进行产业合作条件优越 | 第31-32页 |
三、 临沂与韩国临港经济进行产业合作前景广阔 | 第32页 |
第四节 临沂与韩国的临港经济产业合作机会分析 | 第32-39页 |
一、 韩国信息通讯产业发展及其合作机会分析 | 第33-34页 |
二、 韩国造船业发展及其合作机会分析 | 第34-36页 |
三、 韩国汽车业发展及其合作机会分析 | 第36-37页 |
四、 韩国的化工产业发展及其合作机会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五章 临沂与韩国进行临港经济产业合作的启示与思考 | 第39-46页 |
第一节 制定扩大产业合作的长期战略方针和规划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制定更加积极和协调的产业合作政策 | 第40-41页 |
第三节 进一步优化贸易投资合作环境 | 第41-42页 |
第四节 营造良好的产业配套条件 | 第42-43页 |
第五节 坚持合作拓展第三国市场 | 第43-44页 |
第六节 找准合作切入点 | 第44页 |
第七节 突出地区政府间的次区域交流与合作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