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3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6页
  一、 国外文献综述第10-13页
  二、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三、 现有研究欠缺之处第15-16页
 第三节 研究的相关理论第16-20页
  一、 制度的相关概念第16-17页
  二、 制度需求、制度供给和制度变迁第17-18页
  三、 制度的相关理论第18-20页
 第四节 研究思路第20-23页
  一、 研究创新点第20页
  二、 研究内容第20-23页
第二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制度变迁第23-34页
 第一节 概念界定第23-28页
  一、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定义、特征及分类第23-25页
  二、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第25-26页
  三、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第26-28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制度变迁第28-34页
  一、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制度变迁轨迹第29-31页
  二、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制度变迁的分析第31-34页
第三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内外环境的制度分析第34-50页
 第一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内外环境因素第34-35页
 第二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外部环境的制度分析第35-42页
  一、 财政体制的制度分析第35-38页
  二、 信用体制的制度分析第38-41页
  三、 法律制度不完善第41-42页
 第三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内部运营制度分析第42-50页
  一、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管理体制第42-45页
  二、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产权制度缺陷第45-46页
  三、 投融资环境的制度分析第46-50页
第四章 投融资平台信用风险及应对机制的博弈分析第50-63页
 第一节 投融资平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其信用风险第50-51页
  一、 投融资平台的信息不对称及其产生的原因第50页
  二、 投融资平台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风险第50-51页
 第二节 投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的博弈模型分析第51-57页
  一、 博弈主体及其相互关系第51-52页
  二、 博弈模型的类型特征第52-53页
  三、 博弈模型的构建第53-55页
  四、 博弈模型分析第55-57页
  五、 博弈模型的现实启示第57页
 第三节 应对投融资平台信用风险的激励机制的博弈分析第57-63页
  一、 显性激励机制博弈分析第58-61页
  二、 隐性激励机制博弈分析第61-63页
第五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案例:湖南铁路建设第63-69页
 第一节 湖南省铁路建设现状及规划第63-65页
  一、 湖南省铁路建设现状第63-64页
  二、 湖南省铁路发展规划第64-65页
 第二节 湖南铁路建设投融资模式及投融资平台公司运作第65-66页
  一、 湖南铁路建设投融资模式第65页
  二、 湖南铁路建设投融资平台公司运作第65-66页
 第三节 湖南铁路建设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第66-69页
  一、 湖南铁路建设投融资中存在的问题第66-67页
  二、 湖南铁路建设投融资问题的解决对策第67-69页
第六章 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政策建议第69-75页
 第一节 投融资模式改革建议第69-71页
 第二节 投融资风险防范政策建议第71页
 第三节 投融资信用制度改革建议第71-72页
 第四节 投融资法律制度改革建议第72-73页
 第五节 投融资平台管理制度改革建议第73-75页
  一、 责任机制政策建议第73页
  二、 决策机制政策建议第73-74页
  三、 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致谢第80-8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韩国新村运动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启示--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
下一篇:韩国临港地区与临沂地区发展临港经济的产业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