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英文缩写词汇及其含义说明 | 第5-9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第一章 疱疹病毒UL2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研究进展 | 第9-14页 |
1 疱疹病毒UL21基因特点 | 第9-10页 |
·基因序列的特点 | 第9页 |
·UL21基因的性质 | 第9-10页 |
2 疱疹病毒UL21基因编码蛋白pUL21的特点 | 第10-13页 |
·UL21编码蛋白pUL21的结构特点 | 第10页 |
·UL21编码蛋白pUL21的定位 | 第10-11页 |
·UL21蛋白的功能 | 第11-13页 |
3 展望 | 第13页 |
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第14-40页 |
第二章 鸭瘟病毒UL21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4-23页 |
1. 试验材料 | 第14-15页 |
2. 试验方法 | 第15页 |
3. 试验结果 | 第15-21页 |
·DPV UL21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 | 第15页 |
·DPV UL21蛋白组分分析 | 第15-16页 |
·信号肽位点预测 | 第16页 |
·磷酸化位点预测 | 第16页 |
·N-糖基化位点预测 | 第16-17页 |
·跨膜区分析 | 第17页 |
·疏水性分析 | 第17页 |
·抗原表位分析 | 第17-18页 |
·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 | 第18页 |
·细胞亚定位分析 | 第18页 |
·氨基酸序列比对 | 第18页 |
·进化树分析 | 第18-19页 |
·密码子偏嗜性分析 | 第19-21页 |
·稀有密码子分析结果 | 第21页 |
·UL21氨基酸序列的保守结构域预测 | 第21页 |
4 讨论 | 第21-23页 |
·鸭瘟病毒UL2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特征 | 第21-22页 |
·DPV UL21基因密码子偏嗜性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章 鸭瘟病毒UL21基因克隆、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 第23-34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3-25页 |
·质粒、菌株、毒株、抗体 | 第23页 |
·试验动物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3-25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5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5-30页 |
·DPV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5-26页 |
·DPV UL21基因引物设计与扩增 | 第26页 |
·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c/UL21的构建 | 第26-28页 |
·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32c/UL21的表达 | 第28页 |
·Western-blot法鉴定重组蛋白 | 第28-29页 |
·重组UL21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29页 |
·重组UL21蛋白的纯化 | 第29页 |
·兔抗重组UL21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29-30页 |
·饱和硫酸铵盐析法粗提兔抗DPV UL21蛋白1gG | 第30页 |
3. 试验结果 | 第30-33页 |
·DPV UL21基因的PCR扩增、T克隆及亚克隆的构建 | 第30-31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的鉴定 | 第31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1页 |
·Western blot法检测重组蛋白 | 第31-32页 |
·重组UL21蛋白的纯化 | 第32页 |
·兔抗DPV UL21抗体效价检测与抗体IgG的粗提 | 第32-33页 |
4 分析和讨论 | 第33-34页 |
·引物设计 | 第33页 |
·重组蛋白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33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鸭瘟病毒UL21基因转录时相分析 | 第34-40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试验动物、毒株 | 第34页 |
·主要试验试剂 | 第34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34页 |
2. FQ-PCR法分析感染DPV的DEF中UL21基因转录时相 | 第34-36页 |
·FQ-PCR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4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4-35页 |
·鸭胚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与病毒接种 | 第35页 |
·Total RNA的抽提 | 第35页 |
·RNA完整性检测及去除其中的DNA | 第35页 |
·反转录反应 | 第35-36页 |
·DPV UL21基因转录时相分析 | 第36页 |
·DPV UL21基因类型的确定 | 第36页 |
3 试验结果 | 第36-38页 |
·DPV UL21和β-actin基因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36-37页 |
·Total RNA完整度与纯度检测 | 第37页 |
·DPV UL21基因转录时相分析 | 第37-38页 |
·UL21基因类型的鉴定 | 第38页 |
4 讨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