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

内编队重力场测量卫星系统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5-25页
     ·重力场测量卫星发展及趋势第15-17页
     ·无阻力卫星控制技术第17-23页
     ·重力场测量卫星控制系统第23-24页
     ·内编队重力场测量卫星系统第24-25页
   ·本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第25-28页
第二章 内编队系统相对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第28-55页
   ·坐标系及基本假设第28-29页
   ·相对运动模型第29-33页
   ·相对运动模型误差分析与适用度估计第33-41页
     ·模型误差分析第34-41页
     ·适用度估计第41页
   ·姿态运动模型第41-45页
     ·姿态运动学方程第41-43页
     ·姿态动力学方程第43-45页
   ·主要摄动因素对内编队系统的影响第45-54页
     ·相对轨道运动摄动力分析第45-50页
     ·姿态运动摄动力矩分析第50-54页
   ·小结第54-55页
第三章 内编队系统精密构型保持精度需求分析第55-72页
   ·内编队系统相对位置保持的精度要求第55-56页
   ·相对位置测量误差分析第56-62页
     ·误差分析模型第56-57页
     ·误差估计第57页
     ·仿真分析第57-62页
   ·内编队系统相对位置保持对姿态稳定精度要求分析第62-70页
     ·误差分析模型第62-63页
     ·误差估计第63-66页
     ·仿真分析第66-70页
   ·小结第70-72页
第四章 内编队系统自适应全状态反馈控制第72-81页
   ·系统模型第72-74页
   ·控制器设计第74-76页
     ·自适应控制律第75-76页
     ·稳定性证明第76页
   ·仿真与分析第76-79页
   ·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内编队系统约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第81-111页
   ·模型预测控制第81-83页
   ·内编队系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第83-99页
     ·问题描述第83页
     ·基于 I/O 线性化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第83-89页
     ·控制器设计第89-94页
     ·仿真及分析第94-99页
   ·内编队系统约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第99-110页
     ·问题描述第100页
     ·I/O 线性化的矩阵表达第100-101页
     ·利用二次型规划求解第101页
     ·自适应输入输出约束第101-102页
     ·控制器设计第102-106页
     ·仿真及分析第106-110页
   ·小结第110-111页
第六章 内编队系统扰动估计与补偿精密控制第111-138页
   ·基于 UKF 的扰动估计第111-112页
   ·基于大气阻力估计的约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第112-119页
     ·问题描述第113-114页
     ·控制器设计第114-116页
     ·基于 UKF 的扰动估计第116页
     ·仿真及分析第116-119页
   ·基于扰动估计的约束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第119-125页
     ·问题描述第119-120页
     ·控制器设计第120-121页
     ·基于 UKF 的扰动估计第121-122页
     ·仿真及分析第122-125页
   ·内编队系统扰动估计前馈补偿控制第125-137页
     ·控制结构第125-126页
     ·性能仿真第126-136页
     ·比较分析第136-137页
   ·小结第137-138页
第七章 内编队系统全推力器一体化控制第138-146页
   ·问题描述第138-139页
   ·全推力器方案设计第139-141页
   ·控制器设计第141页
   ·仿真实验及分析第141-145页
   ·小结第145-146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46-149页
   ·主要工作成果第146-147页
   ·论文创新点第147-148页
   ·未来工作展望第148-149页
致谢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1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离轴非球面光学零件磁流变抛光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星敏感器的无陀螺角速度测量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