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磨削加工与磨床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磨削加工工艺论文--抛光论文

离轴非球面光学零件磁流变抛光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0页
   ·课题来源及意义第15-18页
     ·课题来源第15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7页
     ·离轴非球面加工技术现状第18-22页
     ·磁流变抛光技术研究现状第22-26页
     ·离轴光学零件磁流变抛光研究现状第26-27页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7-30页
     ·论文研究思路第27-28页
     ·论文主要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离轴非球面修形理论研究第30-59页
   ·变曲率去除函数建模第30-41页
     ·去除函数模型分析第30-31页
     ·去除函数形状模型第31-36页
     ·去除函数效率模型第36-39页
     ·去除函数实验研究第39-41页
   ·计算机控制成形模型第41-46页
     ·线性成形过程第41-43页
     ·非线性成形过程第43-46页
   ·高动态性驻留时间模型及算法第46-58页
     ·高动态性驻留时间模型第47-51页
     ·高动态性驻留时间算法第51-53页
     ·高动态性驻留时间模型仿真第53-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三章 离轴非球面修形工艺研究第59-83页
   ·加工位姿模型研究第59-68页
     ·加工位姿建模第59-61页
     ·加工特性分析第61-64页
     ·加工位姿模型仿真第64-68页
   ·离轴非球面修形工艺评估第68-70页
     ·去除函数特性评估第68-69页
     ·补偿修形工艺选择第69-70页
   ·去除函数线性补偿修形工艺第70-76页
     ·去除函数线性误差分析第70-72页
     ·修形过程误差传递模型第72-73页
     ·修形过程误差作用仿真第73-74页
     ·线性补偿修形工艺及实验第74-76页
   ·去除函数非线性补偿修形工艺第76-82页
     ·去除函数非线性误差分析第76-78页
     ·非线性补偿修形工艺分析第78-79页
     ·非线性补偿修形实验验证第79-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四章 特征量参数测量与控制研究第83-100页
   ·离轴量测量与控制第83-85页
     ·离轴量标定过程第83-84页
     ·离轴量测量实验第84-85页
   ·顶点曲率半径及二次曲面常数控制第85-89页
     ·理论测算模型第85-88页
     ·标定实验研究第88-89页
   ·面形误差测量与控制第89-99页
     ·面形误差测量方法第89-91页
     ·非线性畸变误差控制第91-93页
     ·特征量参数公差域约束的像差分离第93-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五章 加工工艺路线优化及加工实例第100-109页
   ·离轴非球面加工工艺路线优化第100-102页
     ·典型工艺路线分析第100-101页
     ·优化工艺路线分析第101-102页
   ·离轴非球面光学零件加工实例第102-108页
     ·加工背景简介第102-103页
     ·工艺路线分析第103-104页
     ·加工过程分析第104-108页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112页
   ·全文总结第109-110页
   ·研究展望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3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23-125页
附录第125-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温熔渗反应制备锆基耐超高温陶瓷复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下一篇:内编队重力场测量卫星系统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