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27页 |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 第10-11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1-23页 |
(一) 群体的概况 | 第12-14页 |
(二) 群体的边缘化 | 第14页 |
(三) 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 | 第14-15页 |
(四) 新文化史下的基层社会群体 | 第15页 |
(五) 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 | 第15-21页 |
(六) 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3-24页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4-27页 |
(一) 关于职员 | 第24-26页 |
(二) 关于“养成” | 第26-27页 |
第一章 银行职员概况 | 第27-41页 |
第一节 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 | 第27-33页 |
一、1896-1927年的中国银行业 | 第27-29页 |
二、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银行业(1927-1949) | 第29-33页 |
第二节 银行职员概况 | 第33-41页 |
一、银行职员的年龄 | 第33-36页 |
二、银行职员的出身 | 第36-37页 |
三、银行职员的籍贯 | 第37-41页 |
第二章 银行职员的“养成” | 第41-57页 |
第一节 职员的“养成”目标 | 第41-46页 |
一、诚挚、正直的修养 | 第41-44页 |
二、充分的社会学识和扎实的银行学识 | 第44-45页 |
三、大量业务积累的经验 | 第45页 |
四、要有相当的能力 | 第45-46页 |
五、要有康健的体魄 | 第46页 |
第二节 职员的“养成”途径 | 第46-57页 |
一、谨慎选才 | 第47-48页 |
二、合理调度 | 第48-50页 |
三、全面培训 | 第50-53页 |
四、适当的待遇 | 第53-57页 |
第三章 银行职员的职业生活 | 第57-77页 |
第一节 银行职员的收入 | 第57-64页 |
一、银行职员的工资 | 第57-60页 |
二、银行职员的其他收入 | 第60-64页 |
第二节 银行职员的职业实态 | 第64-77页 |
一、银行职员的工作环境 | 第64-67页 |
二、高效与单调 | 第67-69页 |
三、工作的紧张和危险 | 第69-71页 |
四、无法言说的酸涩 | 第71-73页 |
五、规训的差别适用 | 第73-77页 |
结语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