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棉业改良与推广研究(1927-1937)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12-21页 |
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湖北棉业的调查研究 | 第12-15页 |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有关近代中国棉业的调查研究 | 第15-21页 |
第二节 理论方法、问题意识 | 第21-24页 |
一、相关理论:传统农业停滞论 | 第21-22页 |
二、问题意识及选题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湖北农业概况 | 第24-40页 |
第一节 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植棉历史 | 第24-28页 |
一、优越的自然环境 | 第24-26页 |
二、湖北植棉历史追溯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湖北棉业的衰落及其原因分析 | 第28-40页 |
一、湖北棉业衰落的状况 | 第28-32页 |
二、湖北棉业衰落的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第二章 湖北棉业改良与推广 | 第40-63页 |
第一节 建立棉业改良机构 | 第40-42页 |
一、湖北棉业改良委员会(以下简称棉改会) | 第40-41页 |
二、湖北棉产改进所(以下简称棉改所) | 第41-42页 |
第二节 湖北棉业改良与推广的主要内容 | 第42-63页 |
一、棉种的技术改良与育种 | 第42-46页 |
二、良种推广 | 第46-52页 |
三、改善棉花交易状况 | 第52-63页 |
第四章 湖北省棉业改良与推广评价 | 第63-74页 |
第一节 湖北棉业改良与推广的成就 | 第63-64页 |
一、棉花单产、总产量上涨,棉田面积扩大 | 第63-64页 |
二、棉花质量提高、发现更适合湖北种植的新棉种 | 第64页 |
第二节 湖北棉业改良与推广的失败及其原因分析 | 第64-74页 |
一、经费短缺 | 第65-68页 |
二、棉花取缔工作的迟缓 | 第68-70页 |
三、洪水灾害 | 第70-71页 |
四、落后农村生产力的制约 | 第71-73页 |
五、没有及时对棉花进行分级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