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指标在债项评级中的应用--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水平 | 第14-17页 |
·国外企业债券评级方法及其指标体系 | 第14-15页 |
·国内企业债券评级方法及其指标 | 第15-17页 |
第3章 基于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17-21页 |
·因子分析法概述 | 第17页 |
·因子分析模型 | 第17-18页 |
·因子载荷矩阵的统计意义 | 第18-20页 |
·因子旋转 | 第20页 |
·因子得分 | 第20页 |
·运用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 第20-21页 |
·聚类分析 | 第21-22页 |
·聚类分析概述 | 第21页 |
·聚类分析的特征 | 第21页 |
·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骤 | 第21-22页 |
第4章 企业债项评级中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2-26页 |
·财务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第22-23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2页 |
·全面性原则 | 第22页 |
·公正性与合法性原则 | 第22-23页 |
·针对性原则 | 第23页 |
·本文所选财务比率指标 | 第23-26页 |
第5章 企业债券评级的实证分析 | 第26-43页 |
·样本债券及其财务比率指标的选取来源 | 第26页 |
·财务比率指标的因子分析模型 | 第26-27页 |
·因子分析 | 第27-36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27页 |
·公共因子个数的确定 | 第27-29页 |
·公共因子载荷的确定 | 第29-31页 |
·公共因子的解释 | 第31-32页 |
·公共因子得分和样本综合得分 | 第32-36页 |
·聚类分析 | 第36-39页 |
·聚类过程及结果 | 第36-39页 |
·聚类结果分析 | 第39页 |
·与评级机构结果进行对比 | 第39-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一 | 第49-50页 |
附录二 | 第50-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