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特定”女性群体民歌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8页 |
| 绪论 | 第8-14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 三、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特定”女性群体 | 第14-26页 |
| 第一节 “特定”女性群体的界定及生存背景概述 | 第14-23页 |
| 1、“特定”女性群体的界定 | 第14-15页 |
| 2、“特定”女性群体的生存背景概述 | 第15-23页 |
| 第二节 “特定”女性群体民歌的界定 | 第23-26页 |
| 第二章 山东“特定”女性群体民歌的音乐分析 | 第26-60页 |
| 第一节 概述 | 第26-27页 |
| 1、歌词 | 第26-27页 |
| 2、旋律 | 第27页 |
| 3、调式调性 | 第27页 |
| 4、曲体结构 | 第27页 |
| 第二节 音乐分析 | 第27-53页 |
| 1、有关寡妇的民歌 | 第27-37页 |
| 2、有关童养媳的民歌 | 第37-41页 |
| 3、有关尼姑的民歌 | 第41-47页 |
| 4、有关烟花女的民歌 | 第47-53页 |
| 第三节 音乐特点归纳与成因分析 | 第53-60页 |
| 1、音乐特点归纳 | 第53-55页 |
| 2、成因分析 | 第55-60页 |
| 第三章 山东“特定”女性群体民歌的文化内涵 | 第60-72页 |
| 第一节 “特定“女性群体民歌中的宗法伦理规范 | 第60-68页 |
| 1、束缚女性的“贞洁观” | 第60-62页 |
| 2、严格的家长制 | 第62-64页 |
| 3、“男尊女卑”下的性别歧视 | 第64-66页 |
| 4、精神的蒙昧——女性自我意识的消失 | 第66-68页 |
| 第二节 女性意识的缓慢、艰难觉醒 | 第68-72页 |
| 结语 | 第72-73页 |
| 本研究尚且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8-80页 |
| 致谢 | 第80-82页 |
| 个人简历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