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电动汽车电池充换中的计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电动汽车简介及动力电池充电管理 | 第16-26页 |
| ·电动汽车 | 第16-17页 |
| ·电动汽车的种类 | 第16页 |
| ·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 | 第16-17页 |
| ·动力电池 | 第17-21页 |
| ·电池的基本参数 | 第18-19页 |
| ·电池充电方式 | 第19页 |
| ·电池串并联方式 | 第19页 |
| ·电动汽车电池的配置情况 | 第19-21页 |
| ·充电系统 | 第21-24页 |
| ·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 第21-22页 |
| ·电池充电方式 | 第22-24页 |
| ·电能计量和结算系统 | 第24-26页 |
| ·电能计量装置作用 | 第24-25页 |
| ·智能电能表 | 第25-26页 |
| 第3章 电动汽车电池充换车载电能计量装置架构设计 | 第26-35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电动汽车电池充换车载电能计量装置主要功能和技术指标 | 第26-28页 |
| ·主要功能 | 第26-27页 |
| ·主要技术指标 | 第27-28页 |
| ·电能计量装置硬件架构设计 | 第28-29页 |
| ·电能计量装置直流计量方法设计 | 第29-34页 |
| ·直流计量方法流程结构设计 | 第29-31页 |
| ·直流计量方法计算步骤及公式 | 第31-34页 |
| ·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结算方法设计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电动汽车车载电能计量装置硬件设计 | 第35-46页 |
| ·引言 | 第35页 |
| ·硬件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第35-45页 |
| ·直流电压采样模块 | 第35-36页 |
| ·直流电流采样模块 | 第36-37页 |
| ·直流电能计量 | 第37-39页 |
| ·微控制器单元 | 第39-40页 |
| ·RS-485通信设计 | 第40-42页 |
| ·按键和显示模块设计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电动汽车车载电能计量装置软件设计 | 第46-58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软件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 | 第46-47页 |
| ·C语言 | 第46页 |
| ·C语言编译工具 | 第46-47页 |
| ·软件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 第47-56页 |
| ·上电初始化模块 | 第50-51页 |
| ·电能计量模块 | 第51-52页 |
| ·通信模块 | 第52-54页 |
| ·时钟模块 | 第54页 |
| ·按键显示模块 | 第54-55页 |
| ·事件记录模块 | 第55页 |
| ·掉电处理模块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 第6章 电动汽车车载计量装置建模并实验 | 第58-65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电动汽车车载计量装置主体部件制作 | 第58-62页 |
| ·电能计量主体主要部分PCB设计 | 第58-61页 |
| ·电能计量主体线路板制作 | 第61-62页 |
| ·实验室状态下的电能计量试验 | 第62-64页 |
| ·实验概述 | 第62页 |
| ·实验模型 | 第62-63页 |
| ·实验数据 | 第63-64页 |
| ·功能检测 | 第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9页 |
| ·结论 | 第65页 |
| ·提高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