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生态理论视阈下我国的低碳经济建设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4页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第8-9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2-13页
  1. 研究内容第12页
  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3-14页
一、 马克思生态理论与低碳经济概述第14-30页
 (一) 马克思生态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4-23页
  1. 马克思生态理论的认识论维度第14-17页
  2. 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历史维度第17-22页
  3. 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制度维度第22-23页
 (二) 低碳经济概述第23-26页
  1. 低碳经济的由来和发展第23-25页
  2. 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第25页
  3. 低碳经济的特征和原则第25-26页
 (三) 马克思生态理论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关系第26-30页
  1. 马克思生态理论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第27-28页
  2. 马克思的生态理论与低碳经济建设的出发点相同第28-29页
  3. 马克思生态理论与低碳经济的价值诉求一致第29-30页
二、 马克思生态理论视阈下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30-37页
 (一) 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分析第30-33页
  1. 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第30-31页
  2. 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第31-32页
  3. 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第32-33页
 (二) 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第33-37页
  1. 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低碳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第33-34页
  2. 已有的试点成果为进一步实施低碳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第34-35页
  3. 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为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借鉴经验第35-37页
三、 马克思生态理论视阈下落实我国低碳经济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第37-46页
 (一) 面临的现实困境第37-40页
  1. 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快发展使现实碳减排与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矛盾第37-38页
  2. “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使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第38页
  3. 产业结构不合理,加重了我国经济的高碳特征第38-39页
  4. 整体科技水平落后,研发能力有限,成为制约低碳经济建设的瓶颈第39-40页
 (二) 加快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建设的对策第40-46页
  1. 加强马克思生态理论研究第40页
  2. 完善法律法规,深化体制改革第40-41页
  3. 强化科技创新,推进低碳技术第41-42页
  4.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生产方式的低碳转型第42-43页
  5. 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资源第43-44页
  6. 增强全民意识,推广低碳的消费方式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专著第47-48页
 期刊第48-49页
 论文第49-50页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50-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及其理论思考--以苏州市为例
下一篇:村改居社区中的邻避冲突及其消解--以南通市通州区十总居为研究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