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相关内涵及选题意义 | 第14-20页 |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科学界定、产生背景及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性 | 第14-17页 |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科学界定 | 第14-15页 |
(二) 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背景 | 第15-16页 |
(三)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性 | 第16-17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7-20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17-18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重庆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 | 第20-44页 |
一、调查方案的确定与内容设计 | 第20-25页 |
(一) 调查方案的确定 | 第20-23页 |
(二) 调查内容的设计 | 第23-25页 |
二、重庆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 第25-39页 |
(一) 重庆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良好态势 | 第25-31页 |
(二) 重庆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1-39页 |
三、重庆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9-44页 |
(一) 制度的制约因素 | 第39-41页 |
(二) 经济的限制因素 | 第41-42页 |
(三) 社会的不良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提升重庆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探析 | 第44-54页 |
一、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道德提升的制度保障 | 第44-45页 |
(一) 消除户籍制度障碍 | 第44页 |
(二) 推动城乡教育统筹,促进教育公平 | 第44-45页 |
二、优化家庭德育环境,重视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 第45-46页 |
(一) 以家庭为根本,倡导亲情教育 | 第45页 |
(二) 寻找妥当的监护人 | 第45页 |
(三) 加强监护人培训教育 | 第45-46页 |
三、发挥学校的中坚作用,加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 | 第46-50页 |
(一) 完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机制 | 第46-47页 |
(二) 加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基础条件建设 | 第47-49页 |
(三) 挖掘课堂思想品德教育 | 第49页 |
(四) 坚持活动育德,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 | 第49-50页 |
(五) 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在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第50页 |
(六) 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 | 第50页 |
四、建立农村社区、社会关注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 第50-52页 |
(一) 发挥农村社区功能,开展社区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 第50-51页 |
(二) 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正向引导 | 第51页 |
(三) 充分挖掘农村社会资源的思想品德教育功能 | 第51-52页 |
(四) 建立关爱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志愿者协会 | 第52页 |
五、提高农村初中留守儿童自身思想品德教育能力 | 第52-54页 |
(一) 培养思想品德自律能力 | 第52页 |
(二) 强化道德体验,升华思想品德情感 | 第52-54页 |
结语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1 | 第60-62页 |
附录2 | 第62-64页 |
附录3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