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借鉴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文献综述第8-13页
前言第13-14页
第一章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涵义及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14-20页
 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涵义界定第14-16页
  (一)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第14-15页
  (二) 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涵义第15-16页
 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必要性第16-18页
  (一) 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德育传统的时代需要第16-17页
  (二)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理念的客观需要第17页
  (三)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途径和方法的需要第17-18页
 三、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重要意义第18-20页
  (一)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自教自律理论的民族文化底蕴第18页
  (二) 推进道德修养优良传统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弘扬和发展第18-19页
  (三) 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的丰富化发展第19-20页
第二章 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内容梳理第20-31页
 一、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内涵及特点第20-22页
  (一) 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内涵第20-21页
  (二) 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特点第21-22页
 二、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一) “人性善恶”的双重设计论第23-24页
  (二) “希贤希圣”的人格理想论第24页
  (三) “为仁由己”的道德修养论第24页
 三、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基本形式第24-29页
  (一) 志道志学第25-26页
  (二) 正心存养第26-27页
  (三) 克己克治第27-28页
  (四) 躬身力行第28-29页
 四、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在古代德治中的重要作用第29-31页
  (一) 构建了完整的儒家德育方法体系第29页
  (二) 指明了“内圣外王”的具体途径和操作方式第29-30页
  (三) 提升了国民道德自律的自觉意识第30-31页
第三章 对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理性分析第31-37页
 一、理性认识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31-33页
  (一) 历史分析的原则第31页
  (二) 一分为二的原则第31-32页
  (三) 弃其糟粕、弘扬精华的原则第32-33页
 二、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历史局限性分析第33-34页
  (一) 带有形成时代特有的封建专制主义烙印第33页
  (二) 过度强调个人内在心性的作用带有唯心主义倾向第33-34页
  (三) 忽略社会和人的复杂性易陷入伪善的泥坑第34页
 三、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合理性内容分析第34-37页
  (一) 肯定个体能动性在思想品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第34-35页
  (二)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道德内化的基本规律第35页
  (三) 不少具体方法反映了道德自律的客观规律第35-37页
第四章 借鉴儒家道德修养方法丰富和发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37-42页
 一、吸收儒家道德修养方法的合理要素第37-38页
  (一) 以激发个体的自觉性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设的依据第37页
  (二) 吸收存养和克治,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方法第37-38页
  (三) 将立志和力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自教自律方法体系第38页
 二、基于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合理内容上的超越与创新第38-42页
  (一) 强化重视和调动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的理念第39页
  (二) 推介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内省式”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39-40页
  (三) 促进社会教化方法和自教自律方法的紧密结合第40页
  (四)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社会环境和制度建设的紧密结合第40-42页
结束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庆市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重庆金融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