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自然资源合理开发与环境保护论文

基于生态安全的微山湖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21页
1 绪论第21-33页
   ·选题背景与依据第21-22页
   ·文献综述第22-27页
   ·研究方法第27-29页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9-30页
     ·基本思路第29-30页
     ·技术路线第30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30-31页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31-33页
     ·创新点第31-32页
     ·不足之处第32-33页
2 相关基础知识分析第33-42页
     ·基于生态安全的湿地概念第33-35页
   ·湿地旅游资源的概念第35-36页
   ·湿地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系统组成要素第36-38页
     ·湿地旅游资源的分类第36-37页
     ·湿地旅游系统组成要素第37-38页
   ·湿地资源的功能第38-42页
     ·物质生产功能第38-39页
     ·生态保护与修复功能第39-41页
     ·社会价值功能第41-42页
3 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理论基础第42-45页
   ·社会经济理论第42-43页
   ·生态旅游理论第43-45页
4 研究区概况第45-62页
   ·区域基本概况第45-47页
   ·旅游保护概况第47-48页
   ·旅游开发概况第48-49页
   ·微山湖湿地生态旅游保护与开发存在的问题第49-55页
     ·湖泊湿地面积萎缩第49-51页
     ·过度利用湿地生物资源第51页
     ·湿地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第51-52页
     ·湿地环境污染日益加剧第52-53页
     ·单纯性地开发利用,忽视湿地的综合性功能第53-54页
     ·管理制度不健全第54-55页
   ·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第55-62页
     ·自然旅游保护区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第56页
     ·法制体系不完善第56-57页
     ·缺乏湿地旅游管理协调机制第57-58页
     ·监督检测体制不完善第58页
     ·湿地旅游环境影响的评价制度不健全第58-59页
     ·基础研究薄弱,旅游开发技术水平低第59页
     ·投入资金缺乏第59-60页
     ·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第60-61页
     ·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滞后第61-62页
5 微山湖湿地旅游保护与开发的SWOT分析第62-72页
   ·优势(STRENGTHS)分析第62-66页
     ·区位优势第62-63页
     ·气候优势第63-64页
     ·资源优势第64-65页
     ·经济优势第65-66页
   ·劣势(WEAKNESSES)分析第66-68页
     ·湿地资源劣势第66-67页
     ·环境劣势第67页
     ·保护与开发条件劣势第67-68页
   ·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第68-70页
     ·政策机遇第68-69页
     ·市场机遇第69页
     ·成功经验借鉴第69-70页
   ·威胁(THREATS)分析第70-72页
     ·旅游规划及执行问题第70页
     ·市场挑战第70-72页
6 微山湖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探析第72-85页
   ·运用AHP分析微山湖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可行性第72-80页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解析第72-73页
     ·建立阶梯型层次结构第73页
     ·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第73-74页
     ·关于1–9比例标度第74-75页
     ·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第75-76页
     ·评价结果分析第76-80页
   ·基于生态安全的微山湖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模式第80-85页
     ·功能分区模式第82-83页
     ·社区参与模式第83-84页
     ·环境教育模式第84-85页
7 湿地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发展战略第85-91页
   ·全方位的宣传生态保护意识第85-86页
   ·加快湿地旅游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第86-87页
   ·制定完善的管理计划和规章制度第87-88页
   ·提高经营管理人员的生态意识和保护技能第88页
   ·加强生态监测,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第88-89页
   ·建立湿地保护资金,完善投资保障体系第89-91页
8 研究展望第91-92页
   ·小结第91页
   ·研究评语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5页
附录: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垃圾回收嵌入式车载系统设计
下一篇:绩效技术在高校视频公开课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