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H380A-001综合检测车动车构架载荷测试方法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引言 | 第11-15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2 构架载荷测试方法 | 第15-38页 |
| ·CRH 380A-001动车转向架构架概述 | 第15-17页 |
| ·动车转向架构架结构简述 | 第15-16页 |
| ·转向架结构参数 | 第16-17页 |
| ·构架上的作用载荷 | 第17-22页 |
| ·垂向载荷 | 第18-20页 |
| ·横向载荷 | 第20页 |
| ·牵引载荷 | 第20页 |
| ·电机载荷 | 第20页 |
| ·齿轮箱载荷 | 第20-21页 |
| ·制动载荷 | 第21-22页 |
| ·载荷直接测试方法 | 第22-26页 |
| ·垂向载荷测试方法 | 第22-24页 |
| ·横向载荷测试方法 | 第24-26页 |
| ·牵引载荷测试方法 | 第26页 |
| ·测力构架测试方法 | 第26-37页 |
| ·测力构架基本原理 | 第26-28页 |
| ·载荷测点的选择 | 第28-34页 |
| ·测力构架载荷标定 | 第34-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3 构架载荷测试及数据处理 | 第38-46页 |
| ·载荷测试试验条件及方法 | 第38-40页 |
| ·线路试验条件 | 第38页 |
| ·测试仪器设备 | 第38-40页 |
| ·测试数据处理 | 第40-44页 |
| ·未调平衡处理 | 第40-41页 |
| ·去除信号的零点漂移 | 第41页 |
| ·扰信号的处理 | 第41页 |
| ·信号的转变处理 | 第41-42页 |
| ·时间历程峰谷值 | 第42-43页 |
| ·信号的滤波处理 | 第43页 |
| ·小波处理 | 第43页 |
| ·载荷统计 | 第43-44页 |
| ·载荷识别误差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4 实测载荷谱的编制及比较 | 第46-64页 |
| ·载荷特性分析 | 第46-52页 |
| ·进出站工况下 | 第46-49页 |
| ·高速直线工况下 | 第49-52页 |
| ·载荷谱编制方法 | 第52-53页 |
| ·直接测试方法载荷谱编制 | 第53-57页 |
| ·垂向载荷谱 | 第53-55页 |
| ·横向载荷谱 | 第55-56页 |
| ·牵引载荷谱 | 第56-57页 |
| ·测力构架方法载荷谱编制 | 第57-61页 |
| ·垂向载荷谱 | 第57-58页 |
| ·横向载荷谱 | 第58-59页 |
| ·制动载荷谱 | 第59-60页 |
| ·电机载荷谱 | 第60页 |
| ·齿轮箱载荷谱 | 第60-61页 |
| ·载荷谱特性比较 | 第61-64页 |
| ·规范中的载荷定义 | 第61-62页 |
| ·两种实测载荷谱的比较 | 第62-64页 |
| 5 构架关键部位损伤计算与分析 | 第64-80页 |
| ·损伤累积理论 | 第64-65页 |
| ·动应力测试 | 第65-67页 |
| ·由实测应力谱计算关键部位损伤 | 第67-69页 |
| ·由实测载荷谱计算关键部位损伤 | 第69-76页 |
| ·载荷传递系数 | 第69-70页 |
| ·直接测试方法载荷谱计算关键部位损伤 | 第70-73页 |
| ·测力构架方法载荷谱计算关键部位损伤 | 第73-76页 |
| ·损伤分析对比 | 第76-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作者简历 | 第85-8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