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关于水稻根负向光性光受体和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0页
   ·植物向光反应的类型第10-12页
     ·茎的正向光性反应第10-11页
     ·茎的负向光性反应第11页
     ·根系的正向光性反应第11-12页
     ·根系的负向光性反应第12页
   ·向光性反应的机理第12-14页
     ·Cholodny-Went假说第13页
     ·Brusiuma-Hasegawa假说第13-14页
     ·Cholodny-Went假说和Brusiuma-Hasegawa假说的关系第14页
   ·光受体第14-18页
     ·光敏色素第14-15页
     ·蓝光受体第15-17页
       ·隐花色素第15-16页
       ·向光素第16-17页
       ·ZTL/FKF1/LKP2家族蛋白第17页
     ·UV-B受体第17页
     ·其它的光受体第17-18页
   ·影响植物向光性的因素第18-20页
     ·影响茎向光性的因素第18-19页
     ·影响根负向光性的因素第19-20页
第二章 关于水稻根负向光性的研究第20-28页
 摘要第20页
   ·材料与方法第20-22页
     ·水稻种子根的培育第20页
     ·水稻不定根的培育第20-21页
     ·不同品种水稻不定根的培育第21页
     ·气培水稻根的设置第21-22页
       ·气培种子根的设置第21-22页
       ·气培不定根的设置第22页
     ·不同方向单侧光照射水稻根的设置第22页
     ·高粱、玉米、小麦、牛筋草、狗尾草、火柴头不定根的培育第22页
   ·结果与分析第22-26页
     ·水稻种子根的负向光性第22-23页
     ·水稻不定根的负向光性第23页
     ·四种不同品种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差异第23页
     ·气培条件下水稻根的负向光性第23-25页
     ·不同方向单侧光照射下水稻根的负向光性第25-26页
     ·其它几种物种根负向光性第26页
   ·讨论第26-28页
第三章 水稻根负向光性的感受部位和光受体第28-38页
 摘要第28页
   ·材料与方法第28-30页
     ·水稻种子根和不定根的培育第28页
     ·根冠遮蔽试验第28页
     ·根冠剥离试验第28页
     ·光质的设置第28-29页
     ·根冠色素提取试验第29页
     ·根冠中蛋白的分离与鉴定第29页
     ·水稻根以及负向光性弯曲部位的形态解剖第29-30页
     ·ELISA法测定水稻根尖内源生长素含量变化第30页
     ·水稻根释放H~+的检查试验第30页
   ·结果与分析第30-36页
     ·水稻根不同部位遮光后的负向光性第30-31页
     ·剥离根冠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31页
     ·光质对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31-32页
     ·根冠中的色素第32-33页
     ·根冠中的蛋白第33页
     ·光照对水稻根尖生长素含量分布的影响第33-34页
     ·水稻根弯曲部位两侧H~+释放量的差异第34-35页
     ·水稻根的解剖结构第35页
     ·水稻根负向光性弯曲处的解剖结构第35-36页
   ·讨论第36-38页
     ·水稻根负向光性的感受部位第36页
     ·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光受体第36页
     ·生长素在稻根负向光性中的作用第36-38页
第四章 影响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因素第38-54页
 摘要第38页
   ·材料和方法第38-40页
     ·水稻种子根和不定根的培育第38页
     ·物理因素的设置第38-39页
       ·光强的设置第38-39页
       ·光照时间的设置第39页
       ·温度的设置第39页
       ·重力试验第39页
       ·水分胁迫的设置第39页
     ·化学因素的设置第39页
       ·生长素浓度的设置第39页
       ·其它化学物质的设置第39页
     ·水稻自身因素的设置第39-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51页
     ·物理因素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0-43页
       ·光强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0页
       ·光照时间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0-41页
       ·温度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1页
       ·重力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1-42页
       ·水分胁迫处理对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2-43页
     ·化学因素对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3-48页
       ·生长素对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3-44页
       ·H_2O_2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4-45页
       ·Ca~(2-)对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5页
       ·EDTA对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5-46页
       ·pH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6页
       ·NaCl处理对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6-47页
       ·重金属离子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7-48页
         ·Pb~(4+)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7页
         ·Cd~(2+)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7-48页
     ·水稻自身因素对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48-51页
       ·不同生长期水稻根负向光性第48-49页
       ·不同茎长度所长出的不定根负向光性的比较第49-50页
       ·去除地上部分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50-51页
       ·不同节位水稻根负向光性的比较第51页
   ·讨论第51-54页
     ·物理因素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51-52页
     ·化学因素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52页
     ·水稻自身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52-54页
第五章 结语第54-57页
   ·稻根是研究根负向光性反应以及植物光信号传导的好材料第54页
   ·根冠是水稻根负向光性反应中的感受部位,而光受体是向光素;其弯曲部位向光侧细胞长度大于背光侧第54页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水稻自身因素对水稻根的负向光性有明显的影响第54-56页
     ·物理因素对水稻根的影响第54-55页
     ·化学因素对水稻根的影响第55页
     ·水稻自身对水稻根负向光性的影响第55-56页
   ·本研究结果充实了植物向光性理论,为水稻根负向光性的信号转导研究做了铺垫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致谢第62-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篱架型喷雾作业参数专家决策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大豆外源基因逃逸生态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