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外源基因逃逸生态风险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5页 |
·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 | 第8-9页 |
·转基因植物现状 | 第8页 |
·转基因植物的生物安全 | 第8-9页 |
·转基因逃逸及生态风险 | 第9-10页 |
·转基因的逃逸及途径 | 第9页 |
·转基因逃逸的生态风险 | 第9-10页 |
·转基因植物的适合度评价 | 第10-11页 |
·适合度的概念 | 第10页 |
·转基因杂种的适合度 | 第10-11页 |
·转基因大豆的生物安全 | 第11-13页 |
·转基因大豆 | 第11-12页 |
·野大豆与栽培大豆间的基因流动 | 第12-13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野大豆剪叶模拟虫害实验 | 第15-26页 |
·引言 | 第15页 |
·研究材料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实验地点 | 第15-16页 |
·实验设计 | 第16页 |
·指标测定 | 第16-17页 |
·数据分析 | 第17页 |
·研究结果 | 第17-23页 |
·剪叶处理对不同地区植株花期的影响 | 第17页 |
·剪叶处理对不同地区植株种子数的影响 | 第17-19页 |
·剪叶处理对不同地区植株种子千粒重的影响 | 第19-20页 |
·剪叶处理对不同地区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 第20-22页 |
·剪叶处理对不同地区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2-23页 |
·讨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无选择压力下转基因大豆杂交种的适合度 | 第26-39页 |
·引言 | 第26页 |
·研究材料 | 第26-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大豆人工杂交 | 第27页 |
·大豆杂交种的检测 | 第27页 |
·野大豆与杂交种适合度指标测定及分析 | 第27-28页 |
·研究结果 | 第28-37页 |
·大豆人工杂交 | 第28-29页 |
·大豆杂交种的检测 | 第29-30页 |
·野大豆与杂交种适合度的比较 | 第30-37页 |
·讨论 | 第37-39页 |
·大豆人工杂交 | 第37-38页 |
·F_1代杂交种适合度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