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微型机械及微制造技术概述 | 第10-12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技术 | 第12-18页 |
·激光微加工概述 | 第12-14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及技术特点 | 第14-16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18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的理论分析 | 第20-34页 |
·冲击动力学概述 | 第20-21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过程中冲击波压力的理论探索 | 第21-27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过程中等离子体冲击波波前运动方程 | 第21-24页 |
·椭球波压力时空分布 | 第24-27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过程中的波固作用机制 | 第27-30页 |
·波固作用机制 | 第27页 |
·表面残余应力的产生 | 第27-30页 |
·微观强化机理 | 第30-33页 |
·应力强化机理 | 第30页 |
·组织强化机理 | 第30-33页 |
·尺寸效应 | 第30-31页 |
·位错 | 第31页 |
·层错 | 第31-32页 |
·晶界特性及作用 | 第32页 |
·晶格旋转 | 第32页 |
·表面能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过程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 第34-51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4-36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模拟分析中的关键技术处理 | 第36-39页 |
·ABAQUS软件介绍 | 第36-37页 |
·激光载荷的描述和技术处理 | 第37-38页 |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38-39页 |
·有限元网格的划分 | 第39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有限元模拟的工艺过程设计 | 第39-40页 |
·残余应力分析 | 第40-43页 |
·单点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分析 | 第40-42页 |
·多点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分析 | 第42-43页 |
·基于Design Expert的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效果统计分析 | 第43-49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后残余应力表征值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 | 第43-44页 |
·基于Design Expert的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效果统计分析 | 第44-49页 |
·响应面回归分析 | 第45页 |
·单因素分析 | 第45-46页 |
·二次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 第46页 |
·分析结果与讨论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单晶铜的实验研究 | 第51-68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强化实验 | 第51-54页 |
·实验方案的制定 | 第51-53页 |
·实验装置及仪器 | 第53-54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处理试样的三维形貌仪分析 | 第54-63页 |
·原始形貌分析 | 第54-55页 |
·三维形貌分析 | 第55-63页 |
·微尺度激光喷丸后试样表面纳米压痕实验 | 第63-66页 |
·纳米压痕测试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基础 | 第63-65页 |
·材料基本性能参数的计算 | 第63-64页 |
·纳米硬度与宏观硬度的比较 | 第64-65页 |
·激光微喷丸后单晶铜纳米压痕实验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总结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