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酰化酶产生菌米曲霉发酵条件的优化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氨基酰化酶 | 第10-12页 |
| ·氨基酰化酶概述 | 第10页 |
| ·氨基酰化酶的结构 | 第10页 |
| ·氨基酰化酶的性质 | 第10-11页 |
| ·氨基酰化酶的来源 | 第11页 |
| ·氨基酰化酶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米曲霉 | 第12-15页 |
| ·米曲霉简介 | 第12-13页 |
| ·米曲霉发酵主要产物及其应用 | 第13-14页 |
| ·工业发酵中米曲霉的主要应用 | 第14-15页 |
| ·发酵 | 第15-19页 |
| ·固体发酵法 | 第16-17页 |
| ·液体深层发酵法 | 第17-18页 |
| ·固定化细胞发酵法 | 第18-19页 |
| ·正交试验 | 第19-20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实验设备及药品 | 第21-27页 |
| ·实验所需设备 | 第21-23页 |
| ·主要设备 | 第21-23页 |
| ·其他设备器材 | 第23页 |
| ·实验药品试剂 | 第23-27页 |
| ·实验药品 | 第23-25页 |
| ·实验溶液 | 第25-26页 |
| ·实验菌种 | 第26页 |
| ·实验所用培养基的配制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标准曲线及酶活的测定 | 第27-31页 |
| ·测定标准曲线 | 第27-29页 |
| ·茚三酮显色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的原理 | 第27页 |
| ·实验药品与器材 | 第27页 |
|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页 |
| ·实验数据 | 第28-29页 |
| ·酶活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 ·氨基酰化酶酶活的测定原理 | 第29页 |
| ·待测液的制备及测定 | 第29页 |
| ·酶活的计算 | 第29-30页 |
| ·实验结果 | 第30页 |
| ·实验讨论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培养基组成对米曲霉产氨基酰化酶的影响 | 第31-4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 ·材料 | 第31页 |
| ·方法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1页 |
| ·碳源种类和浓度的选择 | 第32-34页 |
| ·氮源种类和浓度的选择 | 第34-36页 |
| ·磷酸盐种类和浓度的选择 | 第36-38页 |
| ·镁离子对米曲霉产氨基酰化酶的影响 | 第38-39页 |
| ·表面活性剂对米曲霉产氨基酰化酶的影响 | 第39-40页 |
| ·底物对米曲霉产氨基酰化酶的影响 | 第40-41页 |
| 第五章 培养条件对米曲霉产氨基酰化酶的影响 | 第41-4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1页 |
| ·材料 | 第41页 |
| ·方法 | 第4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1-49页 |
| ·接种量对米曲霉产氨基酰化酶的影响 | 第41-42页 |
| ·时间对米曲霉产氨基酰化酶的影响 | 第42-43页 |
| ·pH 值对米曲霉产氨基酰化酶的影响 | 第43-45页 |
| ·温度对米曲霉产氨基酰化酶的影响 | 第45-46页 |
| ·溶氧量对米曲霉产氨基酰化酶的影响 | 第46-49页 |
| 第六章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 | 第49-52页 |
| ·试验因素及水平 | 第49页 |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49-52页 |
| 第七章 诱变前后米曲氨基酰化酶表达量的研究 | 第52-62页 |
| ·材料 | 第52-55页 |
| ·菌种 | 第52页 |
| ·原料 | 第52页 |
| ·仪器 | 第52页 |
| ·试验溶液 | 第52-55页 |
| ·方法 | 第55-58页 |
| ·培养基 | 第55页 |
| ·斜面培养 | 第55页 |
| ·发酵培养 | 第55页 |
| ·氨基酰化酶的提纯和结构测定 | 第55-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2页 |
| 第八章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个人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