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和最终解决的问题 | 第14页 |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难点及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难点及存在的问题 | 第15页 |
第二章 基于股指期货基本理论的风险管理研究 | 第15-20页 |
·股指期货理论概述 | 第15-16页 |
·定价理论的研究 | 第16页 |
·股指期货套期理论的研究 | 第16-17页 |
·跨市套利理论的研究 | 第16-17页 |
·同一期货品种的跨期套利理论的研究 | 第17页 |
·跨品种套利理论的研究 | 第17页 |
·股指期货与证券市场的完备性理论的研究 | 第17-19页 |
·完备证券市场的定义及条件 | 第18页 |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完备性的作用 | 第18-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股指期货风险产生原因的研究 | 第20-26页 |
·股指期货风险特性概述 | 第20页 |
·股指期货风险特性的研究 | 第20-23页 |
·投资风险的研究 | 第21-22页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研究 | 第22-23页 |
·股指期货非系统风险产生原因的研究 | 第23-24页 |
·股指期货非系统性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 | 第23页 |
·股指期货非系统性风险的间接原因 | 第23-24页 |
·股指期货非系统性风险放大的原因 | 第24页 |
·股指期货系统风险的产生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基于 VaR 模型计算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非系统性风险 | 第26-31页 |
·研究数据及描述 | 第26-27页 |
·模型的选取 | 第26页 |
·基于 VaR 的计算方法选取 | 第26-27页 |
·研究数据的选取 | 第27页 |
·非系统性风险估计 | 第27-29页 |
·使用马尔可夫链模型估计沪深 300 收益率的描述和状态划分 | 第27-28页 |
·马氏性检验 | 第28-29页 |
·非系统性风险估计结果 | 第29页 |
·基于历史模拟法对沪深 300 VaR 值的计算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五章 非系统风险和系统风险的传递 | 第31-39页 |
·当前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非系统性风险研究 | 第31-32页 |
·信息风险和操纵风险形成的非系统性风险 | 第31页 |
·基差风险形成的非系统性风险 | 第31页 |
·套期保值参与者少形成的非系统性风险 | 第31-32页 |
·非系统性风险转化为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例证 | 第32-36页 |
·产生阶段的研究 | 第32-33页 |
·扩大阶段的研究 | 第33-34页 |
·转换阶段的研究 | 第34-35页 |
·转换条件分析 | 第35-36页 |
·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范围 | 第36-37页 |
·对行业的影响 | 第36页 |
·对贸易体系的影响 | 第36页 |
·对货币体系的影响 | 第36-37页 |
·系统风险的防范体系研究 | 第37-38页 |
·确定监管层次 | 第37页 |
·建立防范系统性风险的综合性框架 | 第37-38页 |
·监管范围的扩大与国际合作的加强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六章 境外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分析 | 第39-47页 |
·境外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分析 | 第39-44页 |
·美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 | 第39-40页 |
·英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 | 第40-41页 |
·日本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发研究 | 第41-42页 |
·韩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 | 第42页 |
·中国香港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的研究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国际成熟市场监管体系的启示 | 第44-45页 |
·监管模式的启示 | 第44页 |
·监管体系的启示 | 第44页 |
·监管制度的启示 | 第44-45页 |
·国际成熟市场监管体系的借鉴 | 第45-47页 |
·国际成熟市场监管模式的借鉴 | 第45页 |
·国际成熟市场监管制度的借鉴 | 第45-47页 |
第七章 我国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 第47-54页 |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监管现状的分析 | 第47-48页 |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现行监管模式 | 第47-48页 |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现行监管制度 | 第48页 |
·完善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体系 | 第48-50页 |
·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49页 |
·综合监管体系的完善 | 第49页 |
·合约设计和交易制度的完善 | 第49-50页 |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管理措施 | 第50-52页 |
·加强股票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的跨市场信息分享 | 第50页 |
·监管理念的更新 | 第50-51页 |
·充分发挥自律监管的作用 | 第51页 |
·完善相应的应急预案 | 第51-52页 |
·我国股指期货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建议 | 第52-54页 |
·正确引导股指期货作为稳定证券市场的工具 | 第52页 |
·防范和打击市场操纵行为 | 第52页 |
·掌握股指期货的定价权 | 第52-53页 |
·国内外券商统一监管 | 第53页 |
·调整杠杆倍数应对市场异动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全文结论 | 第54-55页 |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