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结构部件论文--转向系统论文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策略的研究及联合仿真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前言第10-11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简介第11-14页
     ·EPS 结构及工作原理第11-12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分类第12-13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优点第13-14页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论文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6-17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多体动力学理论基础及软件介绍第18-26页
   ·多体动力学简介第18-20页
     ·多体动力学概述第18页
     ·多体动力学的分析方法第18-19页
     ·多体动力学在汽车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第19-20页
   ·虚拟样机技术第20-21页
   ·ADAMS 仿真分析软件及其理论基础第21-25页
     ·ADAMS 软件概述第21页
     ·ADAMS 模块介绍第21-22页
     ·ADAMS 基础理论第22-25页
   ·MATLAB/simulink 介绍第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整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6-35页
   ·ADAMS/Car 整车建模步骤第26-27页
   ·基于 ADAMS/Car 的整车建模第27-34页
     ·转向系统建模第28-29页
     ·前后悬架建模第29-31页
     ·轮胎建模及路面谱建立第31-32页
     ·车身及其它子系统建模第32-33页
     ·整车模型第33-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建立第35-60页
   ·助力特性分析第35-39页
     ·助力特性概念第35-36页
     ·三种助力特性曲线分析与对比第36-39页
   ·直线式助力特性曲线设计第39-44页
     ·确定T_(d0)与T_(dmax)第39页
     ·确定最大助力电流I_(max)第39-40页
     ·确定车速感应系数K_v第40-44页
   ·EPS 系统控制策略分析第44-49页
     ·EPS 系统控制方法选择第44-45页
     ·EPS 系统控制模式分析第45-46页
     ·EPS 助力控制算法研究第46-49页
   ·EPS 系统建模第49-59页
     ·电机模型建立第50-51页
     ·自适应模糊 PID 控制器建模第51-58页
     ·仿真验证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5章 联合仿真分析第60-76页
   ·联合仿真系统的实现第60-66页
     ·联合仿真方法概述第60-61页
     ·联合仿真实现第61-64页
     ·仿真验证第64-66页
   ·操纵稳定性介绍第66-67页
     ·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方法第66页
     ·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第66-67页
     ·操纵稳定性的试验方法第67页
   ·操纵稳定性仿真分析第67-75页
     ·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脉冲输入)第68-69页
     ·转向瞬态响应试验(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第69-71页
     ·低速转向回正试验第71-72页
     ·高速转向回正试验第72-73页
     ·稳态回转试验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动力传动系扭振分析与仿真优化
下一篇:车身薄板件装配误差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