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方言论文

资溪(鹤城镇)方言语音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5页
资溪县行政区划图第5-6页
目录第6-7页
1 前言第7-12页
   ·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第7-8页
   ·资溪县地理历史第8页
   ·研究现状第8-10页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10-12页
2 老派资溪(鹤城镇)方言音系第12-70页
   ·声韵调第12-15页
   ·声韵调配合关系第15-40页
   ·同音字汇第40-61页
   ·与古音比较第61-69页
   ·文白异读第69-70页
3 新、老派资溪(鹤城镇)方言语音历时比较第70-95页
   ·新派资溪(鹤城镇)方言声韵调系统第70-72页
   ·新、老派资溪(鹤城镇)方言声母系统的比较与分析第72-80页
   ·新、老派资溪(鹤城镇)方言韵母系统的比较与分析第80-90页
   ·新、老派资溪(鹤城镇)方言声调系统的比较与分析第90-95页
4 新派资溪(鹤城镇)方言与新派抚州方言、普通话语音共时比较第95-169页
   ·新派资溪(鹤城镇)方言与新派抚州方言、普通话语音共时比较第95-123页
   ·新派资溪(鹤城镇)方言的语音变项与新派抚州方言比较第123-151页
   ·新派资溪(鹤城镇)方言的语音变项与普通话比较第151-166页
   ·语言接触对资溪(鹤城镇)方言语音变化的影响第166-169页
5 余论第169-171页
   ·语言接触演变的产物——新派资溪(鹤城镇)方言及资溪口音普通话第169页
   ·资溪(鹤城镇)方言语音变化趋势——向普通话靠拢第169-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74页
致谢第174-175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作家批评”与新时期文学批评生态研究
下一篇:《元刊杂剧三十种》语气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