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1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 第16-18页 |
·市场失灵 | 第16-17页 |
·政府干预理论 | 第17-18页 |
·公共品理论 | 第18-20页 |
·公共产品内涵 | 第18-19页 |
·公共产品特点 | 第19页 |
·公共产品类型 | 第19-20页 |
2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分析 | 第20-26页 |
·科技投入的范围及资金来源 | 第20-21页 |
·科技投入的范围 | 第20页 |
·辽宁省科技资金构成 | 第20-21页 |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的总量分析 | 第21-23页 |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分析 | 第23-26页 |
·财政投入按研究性质分类支出情况 | 第23-24页 |
·财政投入按支持对象分类支出情况 | 第24-26页 |
3 基于 DEA 模型的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分析 | 第26-35页 |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分析模型构建 | 第26-32页 |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介绍 | 第26-28页 |
·指标的选择 | 第28-29页 |
·变量与评价单元的选择 | 第29-30页 |
·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效率检验 | 第30-32页 |
·结论分析 | 第32-35页 |
·总的 DMU 数据分析 | 第32页 |
·单个 DMU 数据分析 | 第32-35页 |
4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40页 |
·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不够,资金利用效率低 | 第35-36页 |
·财政科技资金相对不足 | 第35页 |
·财政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投入比例较低 | 第35-36页 |
·财政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低 | 第36-37页 |
·政府科技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效率低 | 第36页 |
·政府科技投入直接产出增长缓慢 | 第36-37页 |
·缺乏统一全面的统计数据和指标 | 第37-38页 |
·影响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资金有效性的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科技经费来源方式单一,缺乏规范的科技资金投入引导机制 | 第38页 |
·科技经费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严格的法律监管 | 第38页 |
·不能有效的促进产学研结合 | 第38-40页 |
5 财政科技投入的国外经验借鉴 | 第40-44页 |
·财政支持力度大,投入机制灵活 | 第40页 |
·以基础研究为主的投入结构 | 第40-41页 |
·严格的科技预算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估体系 | 第41-42页 |
·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 | 第42-44页 |
6 提高辽宁省财政科技投入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44-49页 |
·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建立多元化科技资金融入渠道 | 第44-45页 |
·探索多渠道科技资金投入方式 | 第44页 |
·建立有利于调动企业科技投入积极性的税收体系 | 第44-45页 |
·优化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 | 第45-46页 |
·健全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监督管理机制 | 第46-47页 |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 第46页 |
·加强对财政科技资金的统筹管理 | 第46页 |
·加强科技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 第46-47页 |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 第47-49页 |
·开展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 | 第47页 |
·完善“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动机制 | 第47页 |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