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的基本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基本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页 |
·研究的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13页 |
·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1 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 | 第14-20页 |
·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的定义及其分类 | 第14-15页 |
·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的作用原理 | 第15-20页 |
·收入-支出模型 | 第16-17页 |
·IS-LM 模型 | 第17-18页 |
·AD-AS 模型 | 第18-20页 |
2 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 第20-35页 |
·1993-1997 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效果的分析 | 第22-25页 |
·实施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运行背景 | 第22-23页 |
·实施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23页 |
·实施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的成效 | 第23-25页 |
·1998-2004 年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的分析 | 第25-31页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背景 | 第25-26页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成效 | 第27-31页 |
·2005-2008 年的稳健的财政政策效果的分析 | 第31-35页 |
·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背景 | 第31页 |
·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实施稳健财政政策的成效 | 第33-35页 |
3.我国反周期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35-40页 |
·我国在实施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消费需求启而不动 | 第35页 |
·财政收入与 GDP 增长不相适应 | 第35-36页 |
·结构性差距过大 | 第36-37页 |
·治理通货膨胀不足 | 第37页 |
·原因分析 | 第37-40页 |
·不健全的财政运行机制 | 第37-38页 |
·财政制度存在内在缺陷 | 第38-39页 |
·政策目标缺乏合理的政策治理工具与之配合 | 第39-40页 |
4 国际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实践及启示 | 第40-47页 |
·美国的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 第40-42页 |
·克林顿政府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 | 第40-41页 |
·小布什时期政府所采取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 | 第41-42页 |
·日本的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 第42-44页 |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财政重建时期的反周期财政政策 | 第42-43页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所采取反经济周期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 第43-44页 |
·美国和日本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对我国启示和借鉴 | 第44-47页 |
·政府要确立“经济、长期、内外互补”的平衡理念 | 第44页 |
·在政策调节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激发市场本身的能力 | 第44-45页 |
·要把政策调节和机制调整结合起来 | 第45-47页 |
5.我国反经济周期财政政策的完善 | 第47-51页 |
·完善财政运行机制,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 第47-48页 |
·对财政制度进行深入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步伐 | 第48页 |
·在保增长的同时不忘“控通胀” | 第48-49页 |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功能,确保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 | 第49-50页 |
·增大社会保障支出,加大我国自动稳定财政政策对稳定经济周期的作用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