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一、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概述 | 第11-16页 |
(一) 私人实施反垄断法的界定 | 第11-13页 |
1.私人实施反垄断法的含义 | 第11-12页 |
2."私人实施机制"成为各国反垄断法实施机制的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二) 私人实施反垄断法的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1.公法的私人执行 | 第14-15页 |
2.反垄断法私人执行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二、私人实施反垄断法的优越性及其局限性 | 第16-25页 |
(一) 私人实施反垄断法的优越性 | 第16-20页 |
1.私人实施不受公共财政预算对反垄断法实施的约束 | 第16-17页 |
2.私人实施对受害人具有激励和赔偿作用 | 第17-18页 |
3.私人实施反垄断法具有威慑功能 | 第18-19页 |
4.私人实施有助于实现对反垄断主管机构的制约 | 第19-20页 |
(二) 私人实施反垄断法的局限性 | 第20-21页 |
1.策略性滥诉 | 第20-21页 |
2.过度威慑和执行 | 第21页 |
(三) 公共实施与私人实施的分工与协调 | 第21-25页 |
1.私人执行与公共执行的分工与合作 | 第22-24页 |
2.私人执行与公共执行的冲突与协调 | 第24-25页 |
三、反垄断法私人实施具体制度分析 | 第25-34页 |
(一) 原告资格的确定 | 第25-29页 |
1.竞争者的原告资格 | 第26-27页 |
2.间接购买者 | 第27-29页 |
(二) 集团诉讼 | 第29-31页 |
(三) 损害赔偿制度 | 第31-34页 |
1.绝对三倍损害赔偿 | 第32页 |
2.酌定三倍损害赔偿 | 第32-33页 |
3.单倍损害赔偿 | 第33-34页 |
四、构建我国反垄断法的私人实施制度 | 第34-41页 |
(一) 我国现行《反垄断法》对于私人实施制度的规定 | 第34-36页 |
1.我国现行《反垄断法》中的私人实施制度 | 第34-35页 |
2.对我国现行《反垄断法》中私人实施制度的评析 | 第35-36页 |
(二) 我国《反垄断法》私人实施制度的总体设计 | 第36-38页 |
1.我国《反垄断法》确立私人实施机制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2.我国《反垄断法》对私人实施和公共实施关系的制度设计 | 第37-38页 |
(三) 我国《反垄断法》对于私人实施具体制度的构建 | 第38-41页 |
1.原告资格问题 | 第38-39页 |
2.建立集团诉讼制度 | 第39页 |
3.损害赔偿制度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