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管理人选任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破产管理人的特征与法律地位 | 第13-19页 |
(一) 破产管理人的特征 | 第13-15页 |
1. 中立性 | 第13-14页 |
2. 相对独立性 | 第14-15页 |
3. 专业性 | 第15页 |
(二) 破产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 第15-19页 |
1. 学说简介 | 第16页 |
2. 学说评析 | 第16-19页 |
二、破产管理人的选任主体 | 第19-27页 |
(一) 各国家或地区立法例 | 第19-22页 |
1. 官治主义模式 | 第19-20页 |
2. 自治主义模式 | 第20-21页 |
3. 官治主义与自治主义并行模式 | 第21-22页 |
(二) 我国破产管理人选任主体的立法现状及问题 | 第22页 |
(三) 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选任主体的思考 | 第22-27页 |
1. 自治主义模式困难重重 | 第23-24页 |
2. 寻求法院职权选任与债权人会议自治选任的契合 | 第24-27页 |
三、破产管理人的被选任主体 | 第27-38页 |
(一) 主体要求 | 第27-31页 |
1. 各国家或地区立法例 | 第27页 |
2. 我国当前的立法现状 | 第27-28页 |
3. 对我国破产管理人主体要求的思考 | 第28-31页 |
(二) 任职资格要求 | 第31-36页 |
1. 破产管理人任职资格的立法例 | 第31-33页 |
2. 我国破产管理人任职资格的立法现状 | 第33-34页 |
3. 完善我国破产管理人任职资格的思考 | 第34-36页 |
(三) 人数要求 | 第36-38页 |
四、破产管理人的选任方法 | 第38-43页 |
(一) 管理人名册制度 | 第38页 |
(二) 我国的管理人名册选任 | 第38-40页 |
1. 编制管理人名册 | 第38-39页 |
2. 依据管理人名册选任破产管理人 | 第39页 |
3. 管理人名册的适时调整 | 第39-40页 |
(三) 对我国管理人名册选任的思考 | 第40-43页 |
1. 建立管理人名册制度的意义 | 第40页 |
2. 我国破产管理人选任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3. 成因探讨 | 第41-42页 |
4. 我国破产管理人选任方法的完善 | 第42-43页 |
五、破产管理人的任命与变更 | 第43-51页 |
(一) 任命时间 | 第43-45页 |
(二) 破产管理人的应选 | 第45-46页 |
(三) 任职证书与公告 | 第46-47页 |
(四) 破产管理人的变更 | 第47-51页 |
1. 解任破产管理人 | 第48-49页 |
2. 破产管理人辞任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