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符号表 | 第9-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26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 ·叶轮机械内叶顶泄漏流动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 ·叶顶泄漏流动的成因 | 第13-14页 |
| ·叶顶泄漏流动对叶轮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14-15页 |
| ·叶顶泄漏流动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改善叶顶泄漏流动的控制方法 | 第19-20页 |
| ·叶尖小翼技术在叶轮机械中的应用 | 第20-24页 |
| ·叶尖小翼技术的提出及优点 | 第21页 |
| ·叶尖小翼技术在风力机上的应用 | 第21-22页 |
| ·叶尖小翼技术在涡轮上的应用 | 第22-23页 |
| ·叶尖小翼技术在压气机上的应用 | 第23-24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 第2章 实验装置和数值仿真方法 | 第26-40页 |
| ·引言 | 第26页 |
| ·实验装置 | 第26-33页 |
| ·实验风洞 | 第26-27页 |
| ·实验叶栅的几何尺寸及测量条件 | 第27-29页 |
| ·五孔探针及其校准 | 第29-31页 |
| ·测点布置 | 第31-32页 |
| ·数据采集系统 | 第32-33页 |
|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第33-37页 |
| ·叶栅坐标系统 | 第33-34页 |
| ·二次流定义 | 第34-35页 |
| ·数据处理公式 | 第35-36页 |
| ·平均量的定义 | 第36页 |
| ·误差分析 | 第36-37页 |
| ·数值仿真方法 | 第37-39页 |
| ·商业CFD软件——ANSYS CFX | 第37页 |
| ·计算方法 | 第37页 |
| ·湍流模型 | 第37-38页 |
| ·网格的生成 | 第38-39页 |
| ·边界条件设置 | 第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3章 不同间隙下应用叶尖小翼对矩形扩压叶栅性能的影响 | 第40-59页 |
| ·无间隙原型叶栅流场性能分析 | 第40-42页 |
| ·出口截面能量损失分布 | 第40-41页 |
| ·出口截面二次流流线分布 | 第41-42页 |
| ·0.5%H间隙叶栅流场性能分析 | 第42-48页 |
| ·出口截面能量损失分布 | 第42-43页 |
| ·节距平均能量损失系数沿叶高的分布 | 第43-44页 |
| ·出口截面二次流流线分布 | 第44-46页 |
| ·上端壁壁面静压系数分布 | 第46-48页 |
| ·1.0%H间隙叶栅流场性能分析 | 第48-52页 |
| ·出口截而能量损失分布 | 第48-49页 |
| ·节距平均能量损失系数沿叶高的分布 | 第49-50页 |
| ·出口截面二次流流线分布 | 第50-51页 |
| ·上端壁壁而静压系数分布 | 第51-52页 |
| ·1.5%H间隙叶栅流场性能分析 | 第52-57页 |
| ·出口截面能量损失分布 | 第52-54页 |
| ·节距平均能量损失系数沿叶高的分布 | 第54-55页 |
| ·出口截面二次流流线分布 | 第55-56页 |
| ·上端壁壁面静压系数分布 | 第56-57页 |
| ·间隙尺寸对叶栅总性能的影响 | 第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4章 不同冲角下叶尖小翼的应用对矩形扩压叶栅性能的影响 | 第59-73页 |
| ·-3°冲角叶栅流场性能分析 | 第59-64页 |
| ·出口截面能量损失分布 | 第59-61页 |
| ·节距平均能量损失系数沿叶高的分布 | 第61页 |
| ·出口截面二次流流线分布 | 第61-62页 |
| ·上端壁壁而静压系数分布 | 第62-64页 |
| ·-6°冲角叶栅流场性能分析 | 第64-67页 |
| ·出口截面能量损失分布 | 第64-65页 |
| ·节距平均能量损失系数沿叶高的分布 | 第65页 |
| ·出口截面二次流流线分布 | 第65-66页 |
| ·上端壁壁而静压系数分布 | 第66-67页 |
| ·-9°冲角叶栅流场性能分析 | 第67-71页 |
| ·出口截面能量损失分布 | 第67-68页 |
| ·节距平均能量损失系数沿叶高的分布 | 第68-69页 |
| ·出口截面二次流流线分布 | 第69-70页 |
| ·上端壁壁面静压系数分布 | 第70-71页 |
| ·冲角对叶栅总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5章 带有叶尖小翼的矩形扩压叶栅流道旋涡结构探讨 | 第73-91页 |
| ·数值模拟的精度校核 | 第73-75页 |
| ·数值模拟对实验测量结果的扩展计算与分析 | 第75-79页 |
| ·1.0%H间隙下全冲角叶栅总的能量损失系数分析 | 第75-76页 |
| ·+6°冲角下不同方案叶栅能量损失系数分析 | 第76-77页 |
| ·+6°冲角下不同方案叶栅出口截面二次流流线分布分析 | 第77-79页 |
| ·带有叶尖小翼的矩形扩压叶栅流道旋涡结构探讨 | 第79-90页 |
| ·采用数值模拟结果代替实验结果的可行性分析 | 第79-80页 |
| ·原始叶型流道旋涡结构分析 | 第80-84页 |
| ·吸力面叶尖小翼叶型流道旋涡结构分析 | 第84-89页 |
| ·三维流场旋涡结构总结 | 第89-90页 |
| ·小结 | 第90-91页 |
| 结论 | 第91-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98-99页 |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