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软件发布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ZSDT介绍 | 第12-13页 |
| ·ZSDT特点 | 第13-14页 |
| ·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研究挑战 | 第15页 |
| ·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 第2章 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 | 第17-23页 |
| ·设计方案选择 | 第17-19页 |
| ·解析软件包 | 第17页 |
| ·记录用户操作 | 第17-18页 |
| ·记录软件行为 | 第18-19页 |
| ·软件行为抽象 | 第19-20页 |
| ·修改文件系统 | 第19页 |
| ·修改注册表 | 第19-20页 |
| ·模块划分设计 | 第20-21页 |
| ·打包器内核态模块(ZsdtSys) | 第20页 |
| ·打包器用户态模块(ZsdtApp) | 第20页 |
| ·发布代理(ZsdtAtmSvr) | 第20-21页 |
| ·软件包格式定义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3章 打包器内核态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23-40页 |
| ·系统调用解析 | 第23-26页 |
| ·Windows NT体系结构概览 | 第24-25页 |
| ·本机API | 第25-26页 |
| ·系统调用截获 | 第26-29页 |
| ·获得KiServiceTable的基地址 | 第26-28页 |
| ·修改KiServiceTable | 第28-29页 |
| ·文件系统API截获 | 第29-32页 |
| ·创建文件过程分析 | 第29页 |
| ·删除文件过程分析 | 第29-30页 |
| ·修改文件过程分析 | 第30页 |
| ·创建目录过程分析 | 第30页 |
| ·删除目录过程分析 | 第30页 |
| ·文件系统修改归纳 | 第30-31页 |
| ·实现 | 第31-32页 |
| ·注册表API截获 | 第32-34页 |
| ·创建Key过程分析 | 第33页 |
| ·删除Key过程分析 | 第33页 |
| ·创建Value过程分析 | 第33页 |
| ·删除Value过程分析 | 第33页 |
| ·修改Value过程分析 | 第33页 |
| ·注册表系统修改归纳 | 第33-34页 |
| ·实现 | 第34页 |
| ·内核态路径获取 | 第34页 |
| ·截获进程例外 | 第34-36页 |
| ·Windows系统进程 | 第34-35页 |
| ·ZsdtApp进程 | 第35页 |
| ·获得进程的进程名 | 第35-36页 |
| ·截获ZwDeleteValueKey时的问题 | 第36-39页 |
| ·IoControl接口设计 | 第39-40页 |
| 第4章 打包器用户态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0-52页 |
| ·设计概览 | 第40页 |
| ·打包流程管理 | 第40-41页 |
| ·文件系统截获处理 | 第41-44页 |
| ·文件路径事件处理 | 第42-43页 |
| ·截获完成事件处理 | 第43-44页 |
| ·注册表截获处理 | 第44页 |
| ·向导GUI设计 | 第44-47页 |
| ·设计概览 | 第45-46页 |
| ·包信息获取 | 第46页 |
| ·监视过程状态显示 | 第46页 |
| ·分析系统更改 | 第46-47页 |
| ·包脚本设置 | 第47页 |
| ·完成打包 | 第47页 |
| ·开机时自启动 | 第47-51页 |
| ·NT系统启动顺序 | 第47-48页 |
| ·从服务中启动ZsdtApp | 第48-50页 |
| ·服务中启动MFC程序 | 第50-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发布代理设计与实现 | 第52-70页 |
| ·设计概览 | 第52-59页 |
| ·控制命令监听 | 第52-54页 |
| ·包数据库 | 第54页 |
| ·部署过程 | 第54-55页 |
| ·回滚过程 | 第55-56页 |
| ·过程阐述 | 第56-58页 |
| ·取消命令 | 第58-59页 |
| ·软件包下载 | 第59-62页 |
| ·传输策略 | 第59-60页 |
| ·下载日志 | 第60页 |
| ·断电断网考虑 | 第60页 |
| ·启动下载线程 | 第60-61页 |
| ·块传输线程 | 第61-62页 |
| ·软件包部署 | 第62-68页 |
| ·定时部署 | 第62-63页 |
| ·执行流程 | 第63-64页 |
| ·启动配置 | 第64-65页 |
| ·系统修改 | 第65-68页 |
| ·执行脚本 | 第68页 |
| ·软件包回滚 | 第68页 |
| ·信息查询 | 第68-69页 |
| ·部署状况查询 | 第68页 |
| ·调试信息查询 | 第68-69页 |
| ·系统信息查询 | 第69页 |
| ·第三方软件接口 | 第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6章 典型应用 | 第70-75页 |
| ·输入包信息 | 第70页 |
| ·安装软件 | 第70-72页 |
| ·重新启动计算机 | 第71页 |
| ·结束监视 | 第71-72页 |
| ·分析安装 | 第72页 |
| ·配置安装 | 第72-73页 |
| ·修改脚本 | 第73页 |
| ·导入依赖的文件 | 第73页 |
| ·完成打包 | 第73-74页 |
| ·打成的包 | 第74-75页 |
| 第7章 展望和总结 | 第75-76页 |
| ·工作总结 | 第75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