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放归大熊猫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2-31页 |
·材料 | 第12-23页 |
·实验动物 | 第12页 |
·菌株 | 第12页 |
·运送培养基 | 第12-13页 |
·选择性培养基 | 第13-17页 |
·鉴定培养基 | 第17-20页 |
·厌氧菌增菌培养基 | 第20-21页 |
·主要试剂 | 第21-23页 |
·仪器设备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31页 |
·采样 | 第23-24页 |
·稀释涂布分离培养 | 第24-25页 |
·计数和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 第26页 |
·菌种的鉴定 | 第26-31页 |
2 结果 | 第31-42页 |
·菌落形态观察(按选择性培养基使用说明) | 第31页 |
·计数结果 | 第31-35页 |
·鉴定试验结果 | 第35-38页 |
·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第38-42页 |
·细菌数量和检出率 | 第38-39页 |
·放归大熊猫肠道菌群的变化 | 第39-40页 |
·放归大熊猫与圈养大熊猫肠道菌群的比较 | 第40-42页 |
3 讨论 | 第42-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文献综述 | 第47-66页 |
1 大熊猫肠道正常菌群的研究 | 第48-50页 |
2 大熊猫肠道致病菌的研究 | 第50-55页 |
3 大熊猫微生态制剂的研究 | 第55-57页 |
4 大熊猫肠道微生态的研究方法 | 第57-59页 |
5 大熊猫肠道微生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59-61页 |
6 展望 | 第6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声明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