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导论 | 第1-15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 第2章 企业集团与全面预算管理 | 第15-22页 |
| ·企业集团的概念及管理模式 | 第15-17页 |
| ·企业集团的概念 | 第15-16页 |
| ·企业集团的管理模式 | 第16-17页 |
|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 第17-18页 |
|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集团的必然选择 | 第18-19页 |
|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 第19-22页 |
|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下的预算管理 | 第19页 |
|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集团内部全面参与的预算管理 | 第19页 |
| ·全面预算管理是“全过程监控”的预算管理 | 第19-20页 |
| ·全面预算管理是“全方位评价”的预算管理 | 第20-22页 |
| 第3章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系统 | 第22-30页 |
|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 第22-25页 |
| ·预算管理网络 | 第22-23页 |
| ·预算责任网络 | 第23-25页 |
| ·企业集团预算管理制度 | 第25-28页 |
| ·预算管理制度的含义 | 第25页 |
| ·预算管理制度的内容 | 第25-28页 |
| ·企业集团预算管理模式 | 第28-30页 |
| ·分散型预算管理模式 | 第28页 |
| ·集中型预算管理模式 | 第28-29页 |
| ·折中型预算管理模式 | 第29-30页 |
| 第4章 企业集团预算控制 | 第30-39页 |
| ·预算控制的内容 | 第30-31页 |
| ·预算编制控制 | 第30页 |
| ·预算执行与调整控制 | 第30页 |
| ·预算结果分析控制 | 第30-31页 |
| ·预算控制的模式 | 第31-32页 |
| ·预算的紧控制与松控制 | 第31-32页 |
| ·预算的诊断控制与交互控制 | 第32页 |
| ·预算控制模式的权变选择 | 第32-34页 |
| ·预算紧控制与松控制的权变选择 | 第32-33页 |
| ·预算诊断控制与交互控制的权变选择 | 第33-34页 |
| ·不同战略背景下的预算控制 | 第34-35页 |
| ·对处于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的子公司的预算控制 | 第35-37页 |
| ·处于产品市场启动期的子公司 | 第35-36页 |
| ·处于产品市场成长期的子公司 | 第36页 |
| ·处于产品市场成熟期的子公司 | 第36页 |
| ·处于产品市场衰退期的子公司 | 第36-37页 |
| ·企业集团对不同责任中心的预算控制 | 第37-39页 |
| ·对成本(费用)中心的预算控制 | 第37页 |
| ·对利润中心的预算控制 | 第37-38页 |
| ·对投资中心的预算控制 | 第38-39页 |
| 第5章 我国企业集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39-43页 |
| ·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集团的运用与发展 | 第39-40页 |
| ·我国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0-43页 |
| ·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不明确 | 第40-41页 |
| ·预算编制缺乏战略导向性 | 第41页 |
| ·全面预算松弛,预算指标有效性差 | 第41-42页 |
| ·全面预算管理缺乏组织体系保障 | 第42页 |
| ·预算控制和考评机制不健全 | 第42-43页 |
| 第6章 完善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 第43-51页 |
| ·以集团战略目标为导向,实施战略预算管理 | 第43-46页 |
| ·战略预算管理的特征 | 第43页 |
| ·战略预算管理的优点 | 第43-44页 |
| ·战略预算管理的框架体系 | 第44-45页 |
| ·战略预算管理的指标体系设计 | 第45-46页 |
| ·控制预算松弛,建立全面的业绩评价机制 | 第46-48页 |
| ·导致预算松弛的主要原因 | 第46-47页 |
| ·对预算松弛的控制 | 第47-48页 |
| ·完善财务治理结构,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保障 | 第48-51页 |
| ·财务治理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关系 | 第48-49页 |
| ·建立有效的财务治理模式,为全面预算管理奠定基础 | 第49-51页 |
| 结束语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