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0. 引言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7页 |
·地理教学设计专著研究 | 第14-15页 |
·地理教学设计要素研究 | 第15-16页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16-17页 |
·研究方案 | 第17-20页 |
·研究目标 | 第17-18页 |
·拟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18页 |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特色与创新 | 第18-19页 |
·研究路径 | 第19-20页 |
1.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概述 | 第20-28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教学 | 第20页 |
·教学设计 | 第20-21页 |
·地理教学设计 | 第21页 |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 | 第21-22页 |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比较 | 第22-25页 |
·设计理念差异 | 第22-23页 |
·教学目标差异 | 第23页 |
·教学分析差异 | 第23-24页 |
·教学策略差异 | 第24页 |
·教学媒体差异 | 第24-25页 |
·评价理念差异 | 第25页 |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的重要意义 | 第25-28页 |
·目前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地理教学设计走向生本的重要意义 | 第26-28页 |
2.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的研究基础与设计原则 | 第28-36页 |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8-33页 |
·新课改理论对地理教学设计的指导意义 | 第28-29页 |
·人本主义理论 | 第29-30页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30-31页 |
·多元智能理论 | 第31-32页 |
·杜威的"做中学"和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 | 第32-33页 |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33-36页 |
·体现主体性原则 | 第33-34页 |
·践行生活性原则 | 第34页 |
·呈现互动性原则 | 第34页 |
·体现实践性原则 | 第34-36页 |
3.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 第36-69页 |
·分析学情教学设计的必备起点 | 第36-39页 |
·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影响学生认知的生理基础 | 第37页 |
·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建构新知的"先行组织者" | 第37-38页 |
·已有学习能力分析——达成学习目标的保证 | 第38页 |
·学生学习态度分析——促进高效学习的"催化剂" | 第38-39页 |
·学习存在困难分析——增强教学针对性的关键 | 第39页 |
·厘定目标:指向学生最近发展区 | 第39-47页 |
·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分析 | 第39-41页 |
·生本取向的教学目标的主要特点 | 第41-43页 |
·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目标 | 第43-45页 |
·掌握不同类型教学目标的陈述策略 | 第45-47页 |
·开发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 第47-51页 |
·研读课标是教材加工处理的必要前提 | 第47-48页 |
·吃透教材是教材加工处理的必要环节 | 第48-49页 |
·重组整合是开发教材资源的重要方式 | 第49-51页 |
·制定策略: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 第51-62页 |
·自主学习策略 | 第52-54页 |
·合作学习策略 | 第54-55页 |
·发现学习策略 | 第55-57页 |
·活动教学策略 | 第57-60页 |
·问题-探究策略 | 第60-62页 |
·选择媒体:实现信息通道优化融合 | 第62-66页 |
·注重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 | 第62-63页 |
·根据内容与目标选择教学媒体 | 第63-64页 |
·根据学生认知水平选择媒体 | 第64-65页 |
·考虑教师自身特点与学校条件 | 第65-66页 |
·设计评价:凸显发展与表现性评价 | 第66-69页 |
·评价标准多元化 | 第66页 |
·评价内容多样化 | 第66-67页 |
·评价方式多样性 | 第67-69页 |
4.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 第69-80页 |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案例 | 第69-75页 |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案例评析 | 第75-77页 |
·对教学要素规范性的评析 | 第75页 |
·对设计理念先进性的评析 | 第75-76页 |
·对教学过程操作性的评价 | 第76页 |
·对教学方式创新性的评价 | 第76-77页 |
·生本取向的地理教学设计实践 | 第77-80页 |
5. 结论与前瞻 | 第80-82页 |
·基本结论 | 第80-81页 |
·存在问题 | 第81页 |
·前瞻思考 | 第81-82页 |
附录:湖北省高中地理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问卷调查 | 第82-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