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 ·南支急流的生消与大气环流季节转换 | 第12-14页 |
| ·冬半年副热带南支西风槽的定义及其与夏季热带季风槽的差异 | 第14-15页 |
| ·南支槽的来源 | 第15-17页 |
| ·南支槽的天气 | 第17-18页 |
| ·南支槽与昆明准静止锋 | 第18-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20页 |
| ·章节安排 | 第20-21页 |
| ·特色和创新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冬半年副热带西风南支槽结构和演变特征研究 | 第22-45页 |
| ·引言 | 第22页 |
| ·资料和方法 | 第22页 |
| ·冬半年南支槽的建立、加强、活跃、消失及转换过程 | 第22-28页 |
| ·南支槽的定义及其指标 | 第22-26页 |
| ·南支槽建立、维持、活跃与消失转换过程 | 第26-28页 |
| ·冬季南支槽压温湿高低空配置 | 第28-32页 |
| ·行星辐散环流和高空急流对南支槽垂直运动季节变化的影响 | 第32-40页 |
| ·700hPa 南支槽垂直运动季节变化特征 | 第32-33页 |
| ·辐散环流季节变化特征 | 第33-35页 |
| ·行星尺度辐散环流对急流次级环流的影响 | 第35-38页 |
| ·急流次级环流对南支槽前垂直运动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大气层结季节变化特征 | 第39-40页 |
| ·南支槽水汽输送和相关对流活动季节变化 | 第40-43页 |
| ·南支槽水汽输送季节变化特征 | 第40-41页 |
| ·南支槽对流季节变化特征 | 第41-42页 |
| ·南支槽降水季节变化特征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三章 冬半年南支西风波动的传播及其与南支槽形成的关系 | 第45-58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资料和方法 | 第46-47页 |
| ·南支西风波列的传播 | 第47-54页 |
| ·南支波动与遥相关分布 | 第47-49页 |
| ·南支波动的传播 | 第49页 |
| ·西风急流波导与波作用通量 | 第49-54页 |
| ·冷空气的作用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南支槽的多尺度变化特征 | 第58-89页 |
| ·引言 | 第58-59页 |
| ·资料和方法 | 第59页 |
| ·南支槽季节内变化特征 | 第59-77页 |
| ·南支槽季节内振荡周期 | 第59-60页 |
| ·南支槽低频振荡的传播特征 | 第60-62页 |
| ·南支槽低频振荡的位相循环 | 第62-73页 |
| ·南支槽对中国低频降水影响的奇异值分解 | 第73-77页 |
| ·南支槽年际变化特征 | 第77-82页 |
| ·南支槽年际分量的周期特征 | 第77-78页 |
| ·南支槽强(弱)年大气环流及中国降水异常 | 第78-82页 |
| ·南支槽年代际变化特征 | 第82-87页 |
| ·南支槽年代际突变特征 | 第82-84页 |
| ·南支槽年代际异常特征及中国降水异常 | 第84-87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 第五章 南支槽与我国南方冬春天气气候的关系 | 第89-121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资料和方法 | 第89-90页 |
| ·我国南方冬春降水分布的气候特征 | 第90-91页 |
| ·南支槽与我国南方冬春环流及其季节变化的关联 | 第91-101页 |
| ·冬春温压湿环流背景 | 第91-95页 |
| ·昆明准静止锋的结构 | 第95-98页 |
| ·环流季节变化与华南槽的形成 | 第98-101页 |
| ·南支槽与我国南方冷空气活动 | 第101-106页 |
| ·温度平流 | 第101-103页 |
| ·位涡分析 | 第103-106页 |
| ·南支槽与我国南方垂直运动场的关联 | 第106-109页 |
| ·南支槽与我国南方水汽输送的关联 | 第109-115页 |
| ·整层积分水汽通量散度 | 第109-110页 |
| ·对流层低层水汽平流 | 第110-113页 |
| ·水汽收支 | 第113-115页 |
| ·南支槽加强(静止)与东移对我国南方降水的影响 | 第115-1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 第六章 南支槽与孟加拉湾风暴结合对200711德钦暴雪的影响 | 第121-148页 |
| ·引言 | 第121页 |
| ·资料和方法 | 第121页 |
| ·天气实况 | 第121-123页 |
| ·大气环流背景 | 第123-127页 |
| ·水汽条件 | 第127-130页 |
| ·冷空气活动 | 第130-135页 |
| ·垂直运动的分析 | 第135-140页 |
| ·对称不稳定的分析 | 第140-145页 |
| ·德钦暴雪概念模型 | 第145-1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7-148页 |
| 第七章 总结和讨论 | 第148-154页 |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48-152页 |
| ·讨论与展望 | 第152-1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4-162页 |
| 致谢 | 第162-163页 |
| 个人简介 | 第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