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以M区的教师为研究对象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第16-19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北京市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 第20-33页 |
第一节 北京市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状况 | 第20-25页 |
一、北京市小学教师基本状况 | 第20-21页 |
二、北京市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现状统计 | 第21-25页 |
第二节 北京市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调查结果 | 第25-33页 |
一、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较高 | 第25-27页 |
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知识较弱 | 第27页 |
三、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技能较弱 | 第27-30页 |
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道德素养偏低 | 第30页 |
五、教师信息技术学习培训中的问题 | 第30-33页 |
第二章 影响北京市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因素 | 第33-38页 |
第一节 客观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一、学校内部的管理和激励机制 | 第33-34页 |
二、学校的软件和硬件服务支持情况 | 第34页 |
三、基础教育的教学评价方式 | 第34页 |
四、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方式 | 第34-35页 |
第二节 主观因素分析 | 第35-38页 |
一、小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 第35-36页 |
二、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 | 第36页 |
三、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方式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提高北京市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建议 | 第38-50页 |
第一节 提高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原则 | 第38-39页 |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 第38页 |
二、要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原则 | 第38页 |
三、坚持结合学科特点的原则 | 第38-39页 |
四、追求效果同时兼顾效益原则 | 第39页 |
第二节 对教师提出的建议 | 第39-43页 |
一、教师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作用 | 第39-40页 |
二、教师要重新定位角色 | 第40-41页 |
三、遵循多媒体教学的规律 | 第41-42页 |
四、选择教学媒体的策略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对学校和行政部门提出的建议 | 第43-50页 |
一、创设激励机制的学校管理氛围 | 第43-45页 |
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政策 | 第45页 |
三、建立持久的培训计划 | 第45-46页 |
四、建立绩效的培训方式 | 第46-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1 | 第53-57页 |
附录2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