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发展历史 | 第11-12页 |
|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 | 第12-14页 |
|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系统 | 第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第2章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自由振动分析 | 第16-45页 |
|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6-19页 |
| ·系统动力学方程推导 | 第19-27页 |
| ·蜗杆/行星轮子系统 | 第19-22页 |
| ·定子/行星轮子系统 | 第22-24页 |
| ·转子/行星轮子系统 | 第24-26页 |
| ·整个系统 | 第26-27页 |
| ·系统自由振动特性分析 | 第27-38页 |
| ·固有频率分析 | 第27-34页 |
| ·模态分析 | 第34-38页 |
| ·支承刚度对系统振动的影响 | 第38-44页 |
| ·特征向量灵敏度公式推导 | 第39-40页 |
| ·支承刚度对系统振动的影响分析 | 第40-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3章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强迫振动分析 | 第45-68页 |
| ·阻尼系统强迫振动方程 | 第45-47页 |
| ·系统强迫响应分析 | 第47-51页 |
| ·时域强迫响应公式推导 | 第47-50页 |
| ·频域强迫响应公式推导 | 第50-51页 |
| ·结果分析 | 第51-67页 |
| ·时域响应 | 第51-56页 |
| ·频域响应 | 第56-60页 |
| ·系统参数对频域响应的影响分析 | 第60-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4章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参数振动分析 | 第68-79页 |
| ·行星轮啮合刚度计算 | 第68-71页 |
| ·平均啮合刚度计算 | 第69-70页 |
| ·随时间周期变化的啮合刚度计算 | 第70-71页 |
| ·系统参数振动公式推导 | 第71-73页 |
| ·时域响应 | 第71-72页 |
| ·频域响应 | 第72-73页 |
| ·结果分析 | 第73-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5章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自由振动分析 | 第79-91页 |
|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 | 第79-80页 |
| ·机电集成超环面传动电系统自由振动分析 | 第80-85页 |
| ·电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80-84页 |
| ·机电耦合力及电磁啮合刚度 | 第84-85页 |
| ·结果分析 | 第85-90页 |
| ·机械系统 | 第85-89页 |
| ·电系统 | 第89-90页 |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 第6章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模态仿真研究 | 第91-109页 |
|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参数选择 | 第91页 |
|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实体建模 | 第91-95页 |
| ·PRO/ENGINEER Wildfire 软件简介 | 第92-93页 |
|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系统零件模型建立 | 第93-94页 |
|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系统模型连接 | 第94-95页 |
|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系统模态仿真研究 | 第95-108页 |
| ·PRO/MECHANICA 三维实体模态仿真 | 第95-104页 |
| ·系统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104-107页 |
| ·误差分析 | 第107-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 结论 | 第109-11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0-11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14-115页 |
| 致谢 | 第115-116页 |
| 作者简介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