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课题背景 | 第9-11页 |
·重金属废水的来源和性质 | 第9-10页 |
·重金属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水平和处理系统设置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2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 第13-20页 |
·废水中常见重金属种类及危害 | 第13-14页 |
·重金属废水污染现状 | 第14-15页 |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原则 | 第15-16页 |
·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方法 | 第16-20页 |
·常见几种重金属排放标准 | 第20页 |
·废电脑酸洗废液中重金属处理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中和沉淀法回收酸洗废液中重金属的实验研究 | 第22-34页 |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22-23页 |
·实验仪器 | 第22页 |
·实验药品 | 第22-23页 |
·实验原理 | 第23-25页 |
·重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 | 第23-24页 |
·金属离子沉淀所需的pH值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污染因子浓度的确定 | 第25页 |
·确定金属离子沉淀的最佳范围 | 第25-26页 |
·对共存金属离子进行分段处理 | 第26页 |
·重金属溶液去除率的测定 | 第26页 |
·加速沉淀的条件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一次中和反应沉淀剂用量对Cu~(2+)去除率和Cu~(2+)残留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一次中和反应时间对Cu~(2+)去除率和Cu~(2+)残留率的影响 | 第28页 |
·一次中和反应过程中pH值对Cu~(2+)去除率和Cu~(2+)残留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一次中和反应混凝剂的种类对Cu~(2+)残留率的影响 | 第29页 |
·二次中和反应pH值对Pb~(2+)去除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二次中和反应沉淀剂的投量对Pb~(2+)去除率的影响 | 第31页 |
·二次中和反应混凝剂的种类对Pb~(2+)去除率的影响 | 第31-32页 |
·二次中和反应混凝剂的投量对Pb~(2+)去除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乳状液膜法分离酸洗废水中Cu~(2+)、Pb~(2+)的实验研究 | 第34-47页 |
·液膜的基本概念 | 第34-36页 |
·液膜组成及类型 | 第34-35页 |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选择 | 第35-36页 |
·载体的选择 | 第36页 |
·实验仪器和药品 | 第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实验化学药剂 | 第36页 |
·实验原理 | 第36-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TBP-Span80-液体石蜡.煤油乳化液膜体系的制备 | 第37-38页 |
·Cu~(2+)、Pb~(2+)的迁移实验 | 第38页 |
·Cu~(2+)、Pb~(2+)浓度的测定 | 第3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8-46页 |
·表面活性剂Span80浓度对Cu~(2+)迁移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外水相pH值对Cu~(2+)迁移的影响 | 第39页 |
·反应时间对Cu~(2+)迁移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载体浓度对Cu~(2+)迁移率的影响 | 第40页 |
·反应温度对Cu~(2+)的迁移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油内比Roi对Cu~(2+)迁移率的影响 | 第41页 |
·乳水比Rew对Cu~(2+)迁移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表面活性剂Span80浓度对Pb~(2+)迁移率的影响 | 第42页 |
·外水相pH值对Pb~(2+)迁移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载体浓度对Pb~(2+)迁移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反应温度对Pb~(2+)的迁移的影响 | 第44页 |
·内水相H_2SO_4浓度对Pb~(2+)迁移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油内比Roi对pb~(2+)迁移率的影响 | 第45页 |
·乳水比Rew对Pb~(2+)迁移率的影响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建议和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