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英文摘要 | 第11-13页 |
| 1 绪论 | 第13-27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 ·国内外校园景观发展及研究概况 | 第14-26页 |
| ·国外校园景观发展概况 | 第14-16页 |
| ·国内校园景观发展概况 | 第16-19页 |
| ·校园景观研究概况 | 第19-24页 |
| ·我国校园景观发展趋势 | 第24-26页 |
| ·研究的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2 校园绿地景观相关理论及存在问题探讨 | 第27-44页 |
| ·校园绿地景观的相关定义 | 第27-28页 |
| ·校园绿地景观的功能 | 第28页 |
| ·生态防护功能 | 第28页 |
| ·文化功能 | 第28页 |
| ·美化功能 | 第28页 |
| ·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 第28-30页 |
| ·生态学原理 | 第29页 |
| ·美学和景观设计学原理 | 第29-30页 |
| ·环境行为学与心理学原理 | 第30页 |
| ·文化原理 | 第30页 |
| ·东北地域特征及影响 | 第30-36页 |
| ·地域性内涵 | 第30-31页 |
| ·东北三省地域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 ·东北地域环境对校园生活影响 | 第32-33页 |
| ·东北地域环境对校园规划影响 | 第33-36页 |
| ·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与校园环境需求 | 第36-40页 |
| ·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 | 第36-38页 |
| ·大学生对校园环境需求 | 第38-40页 |
| ·东北高校校园绿地景观存在问题 | 第40-44页 |
| 3 东北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原则 | 第44-51页 |
| ·人性化 | 第44-46页 |
| ·安全性 | 第44页 |
| ·功能性 | 第44页 |
| ·舒适性 | 第44-45页 |
| ·参与性 | 第45-46页 |
| ·生态化 | 第46-48页 |
| ·以树木为主,追求绿量的最大化 | 第46页 |
| ·保护生物多样性 | 第46-47页 |
| ·因地制宜,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 第47页 |
| ·节约资源,善待环境 | 第47-48页 |
| ·硬质设计的生态化 | 第48页 |
| ·个性化 | 第48-51页 |
| ·地域特色 | 第48-49页 |
| ·校园特色 | 第49-50页 |
| ·时代特征 | 第50-51页 |
| 4 东北高校校园绿地景观设计要点 | 第51-70页 |
| ·各功能分区绿地景观设计要点 | 第51-54页 |
| ·教学区 | 第51-52页 |
| ·校园活动中心 | 第52-53页 |
| ·体育活动中心 | 第53页 |
| ·学生生活区 | 第53-54页 |
| ·后勤服务区 | 第54页 |
| ·不同形态空间设计要点 | 第54-59页 |
| ·门户空间 | 第54-55页 |
| ·庭院空间 | 第55-56页 |
| ·广场空间 | 第56-58页 |
| ·道路景观设计 | 第58-59页 |
| ·冬季景观设计要点 | 第59-62页 |
| ·植物造景 | 第59-60页 |
| ·人工设施色彩设计 | 第60-61页 |
| ·小气候环境设计 | 第61页 |
| ·特色活动 | 第61-62页 |
| ·景观构成要素设计要点 | 第62-70页 |
| ·地形 | 第62-63页 |
| ·植物 | 第63-66页 |
| ·水景 | 第66-67页 |
| ·园路与铺装 | 第67-68页 |
| ·雕塑 | 第68-69页 |
| ·其它园林小品 | 第69-70页 |
| 5 规划案例—以东北农业大学绿地景观设计为例 | 第70-85页 |
| ·概况及现状分析 | 第70-72页 |
| ·校园概况 | 第70页 |
| ·气候环境条件 | 第70-71页 |
| ·绿地现状 | 第71-72页 |
| ·东北农业大学绿地景观设计总体规划 | 第72-76页 |
| ·设计目标 | 第72页 |
| ·设计理念 | 第72-74页 |
| ·总体构思 | 第74-75页 |
| ·总体布局 | 第75页 |
| ·景观轴线 | 第75-76页 |
| ·功能区规划设计 | 第76-78页 |
| ·教学区 | 第76页 |
| ·体育运动区 | 第76-77页 |
| ·学生生活区 | 第77页 |
| ·教工生活区 | 第77页 |
| ·其他功能分区 | 第77-78页 |
| ·种植设计要点 | 第78-79页 |
| ·以乔木为主,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 | 第78页 |
| ·提升植物观赏性,丰富四季景观 | 第78页 |
| ·创造富有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 | 第78-79页 |
| ·打造东农特色植物景观 | 第79页 |
| ·丰富校园植物多样性 | 第79页 |
| ·特色景观设计要点 | 第79-85页 |
| ·田 | 第79-80页 |
| ·林 | 第80-82页 |
| ·园 | 第82-83页 |
| ·庭院 | 第83页 |
| ·冬季景观 | 第83-85页 |
| 6 结论 | 第85-86页 |
| 致谢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附图 | 第91-9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