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 ·环境与能源的挑战 | 第12-14页 |
| ·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 | 第14-15页 |
| ·机电产品制造业对资源的影响 | 第15-17页 |
| ·政府对资源问题的关注 | 第17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 ·能源消耗建模与能源节约设计的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9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机电产品能量因子识别与提取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 第21-31页 |
| ·机电产品能量因子识别与提取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21-27页 |
| ·能量相关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 ·能量因素与能量因子的概念 | 第22页 |
| ·能量因子的特性 | 第22页 |
| ·信息能量聚类分析 | 第22-25页 |
| ·能量因子效用映射模型 | 第25-27页 |
| ·机电产品能量因子的识别与提取研究基本体系框架 | 第27-31页 |
| ·能量因子的识别与提取模型 | 第27-28页 |
| ·能量因子识别与提取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28-31页 |
| 第三章 能量因素的识别 | 第31-44页 |
| ·能量因素识别的原则 | 第31页 |
| ·能量因素识别的工具 | 第31-33页 |
| ·基于两维坐标识别法的产品能量因素的识别 | 第33-37页 |
| ·能量因素两维坐标识别模型 | 第33-34页 |
| ·生命周期维 | 第34-35页 |
| ·能量类别维 | 第35-37页 |
| ·能源消耗清单分析 | 第37-41页 |
| ·基于再制造发动机的能量因素的识别分析 | 第41-44页 |
| ·研究目标与系统边界 | 第41页 |
| ·能源消耗清单分析 | 第41-44页 |
| 第四章 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产品生命周期能量因子的提取 | 第44-61页 |
| ·机电产品生命周期能量消耗建模 | 第44-48页 |
| ·材料加工 | 第44-45页 |
| ·产品加工 | 第45-46页 |
| ·产品装配 | 第46页 |
| ·产品使用 | 第46-47页 |
| ·产品维修 | 第47页 |
| ·产品回收处理 | 第47-48页 |
| ·产品传递 | 第48页 |
| ·移动Agent在信息检索中的应用综述 | 第48-49页 |
| ·移动 Agent技术 | 第49-52页 |
| ·移动 Agent的概念 | 第49页 |
| ·移动 Agent的特性 | 第49-50页 |
| ·移动 Agent的体系结构 | 第50-52页 |
| ·多Agent环境——MAGE及开发工具VAStudio | 第52-53页 |
| ·多 Agent环境——MAGE | 第52页 |
| ·多 Agent开发工具VAStudio | 第52-53页 |
| ·基于移动 Agent的产品能量因子的提取分析 | 第53-56页 |
| ·能量因子的提取模型 | 第53-54页 |
| ·能量因子提取模型的实现 | 第54页 |
| ·能量因子提取的运作过程 | 第54-56页 |
| ·能量因子的量化与表达 | 第56-61页 |
| ·能量因子的量化表达过程 | 第56-57页 |
| ·能量因子的关系分析 | 第57-58页 |
| ·能量因子的表达 | 第58-61页 |
| 第五章 基于实例的能量因子的提取 | 第61-68页 |
| ·电热水壶的结构分析 | 第61-62页 |
| ·电热水壶的结构 | 第61页 |
| ·电热水壶的材料清单 | 第61-62页 |
| ·电热水壶产品能量因素的识别 | 第62-64页 |
| ·电热水壶全生命周期能量消耗分析 | 第64-65页 |
| ·电热水壶产品能量因子的提取 | 第65-6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