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2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 | 第11-14页 |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四、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页 |
五、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16-22页 |
(一) 研究的问题 | 第16-17页 |
(二) 调查设计 | 第17页 |
(三) 研究对象 | 第17-18页 |
(四) 研究现场 | 第18-19页 |
(五) 研究数据的收集 | 第19-20页 |
(六) 研究的效度 | 第20-21页 |
(七) 研究伦理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维汉双语背景中汉语课教师合理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 | 第22-28页 |
一、学科教学知识的内容 | 第22-23页 |
二、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建构 | 第23-24页 |
三、汉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合理结构 | 第24-28页 |
(一) 初中汉语课的学科特色 | 第24-25页 |
(二) 汉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建构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汉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分析 | 第28-48页 |
一、课堂观察实录分析 | 第28-42页 |
(一) 帕孜来提老师初一汉语课课堂观察实录分析 | 第28-34页 |
(二) 热依汗老师初二年级汉语课课堂观察实录分析 | 第34-38页 |
(三) 阿依古丽老师初三年级汉语课课堂观察实录分析 | 第38-42页 |
二、对汉语课课堂教学过程的分析 | 第42-44页 |
(一) 教学流程模式分析 | 第42-43页 |
(二) 具体教学表征分析 | 第43页 |
(三) 课堂教学中的情境知识分析 | 第43-44页 |
三、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第44-48页 |
(一) 调查对象 | 第44页 |
(二) 调查方法 | 第44-45页 |
(三)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45-48页 |
第四章 研究发现与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一、汉语教师学科知识比较欠缺 | 第48页 |
二、教师教学知识更新不及时 | 第48-49页 |
三、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缺乏 | 第49页 |
四、教师继续教育及激励机制不健全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6页 |
一、结论 | 第50-51页 |
二、建议 | 第51-56页 |
(一) 提升汉语教师的学科知识 | 第51-52页 |
(二) 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 | 第52页 |
(三) 创建优质的学校教研氛围 | 第52-55页 |
(四) 丰富教学资源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 | 第59-65页 |
附录1:访谈提纲 | 第59-61页 |
附录2:学生的调查问卷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