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论文

维汉双语背景中汉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个案研究--以乌鲁木齐市第46中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目的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6页
  (一) 国外学者的研究第11-14页
  (二)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第14-16页
 四、已有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页
 五、研究设计与方法第16-22页
  (一) 研究的问题第16-17页
  (二) 调查设计第17页
  (三) 研究对象第17-18页
  (四) 研究现场第18-19页
  (五) 研究数据的收集第19-20页
  (六) 研究的效度第20-21页
  (七) 研究伦理第21-22页
第二章 维汉双语背景中汉语课教师合理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第22-28页
 一、学科教学知识的内容第22-23页
 二、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建构第23-24页
 三、汉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合理结构第24-28页
  (一) 初中汉语课的学科特色第24-25页
  (二) 汉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构建构第25-28页
第三章 汉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分析第28-48页
 一、课堂观察实录分析第28-42页
  (一) 帕孜来提老师初一汉语课课堂观察实录分析第28-34页
  (二) 热依汗老师初二年级汉语课课堂观察实录分析第34-38页
  (三) 阿依古丽老师初三年级汉语课课堂观察实录分析第38-42页
 二、对汉语课课堂教学过程的分析第42-44页
  (一) 教学流程模式分析第42-43页
  (二) 具体教学表征分析第43页
  (三) 课堂教学中的情境知识分析第43-44页
 三、学生调查问卷分析第44-48页
  (一) 调查对象第44页
  (二) 调查方法第44-45页
  (三)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第45-48页
第四章 研究发现与结果分析第48-50页
 一、汉语教师学科知识比较欠缺第48页
 二、教师教学知识更新不及时第48-49页
 三、教师接受培训的机会缺乏第49页
 四、教师继续教育及激励机制不健全第49-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50-56页
 一、结论第50-51页
 二、建议第51-56页
  (一) 提升汉语教师的学科知识第51-52页
  (二) 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第52页
  (三) 创建优质的学校教研氛围第52-55页
  (四) 丰富教学资源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附录第59-65页
 附录1:访谈提纲第59-61页
 附录2:学生的调查问卷第61-65页
致谢第65-67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汉语“已然”类时间副词研究及教学策略
下一篇: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的语言模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