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1 绪论 | 第12-18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2 研究准备 | 第18-48页 |
| ·并购与资产剥离概述 | 第18-28页 |
| ·概念界定 | 第18-22页 |
| ·并购与剥离的动因 | 第22-28页 |
| ·实物期权理论回顾 | 第28-35页 |
| ·实物期权理论的起源和确立 | 第28-29页 |
| ·实物期权与传统投资决策的比较 | 第29-31页 |
| ·实物期权的分类与基本特性 | 第31-34页 |
| ·经验研究与应用领域 | 第34-35页 |
| ·并购的实物期权特征 | 第35页 |
| ·企业并购重组研究的实物期权方法评述 | 第35-43页 |
| ·并购价值评估 | 第36-38页 |
| ·并购理论分析 | 第38-39页 |
| ·资产剥离分析 | 第39-40页 |
| ·合资企业 | 第40-41页 |
| ·债务重组与破产 | 第41-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实物期权基本建模方法 | 第43-48页 |
| ·偏微分方程(PDE)法概述 | 第43-44页 |
| ·McDonald 和Siegel (1986)模型 | 第44-46页 |
| ·基本模型的拓展 | 第46-48页 |
| 3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资产剥离决策研究 | 第48-68页 |
| ·引言 | 第48-49页 |
| ·信息不对称下资产剥离实物期权决策 | 第49-5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49-50页 |
| ·资产剥离的实物期权决策 | 第50-51页 |
| ·信息不对称下的资产剥离决策 | 第51-53页 |
| ·最优合同 | 第53-55页 |
| ·代理人和委托人价值 | 第55-57页 |
| ·小结 | 第57页 |
| ·基于讨价还价的资产剥离实物期权决策 | 第57-6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57-59页 |
| ·模型 | 第59-61页 |
| ·均衡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 ·小结 | 第65-68页 |
| 4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企业并购决策研究 | 第68-92页 |
| ·引言 | 第68-69页 |
| ·目标企业规模可选的企业并购期权决策 | 第69-7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69-70页 |
| ·模型 | 第70-73页 |
| ·比较静态分析 | 第73-75页 |
| ·小结 | 第75页 |
| ·企业并购与扩张的实物期权决策研究 | 第75-8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75-76页 |
| ·模型假设与描述 | 第76-77页 |
| ·模型求解与分析 | 第77-80页 |
| ·比较静态分析 | 第80-81页 |
| ·小结 | 第81-82页 |
| ·基于实物期权方法的垂直合并决策研究 | 第82-9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2-83页 |
| ·基本模型 | 第83-86页 |
| ·社会最优 | 第86-87页 |
| ·分别优化与股份比例决定 | 第87-91页 |
| ·小结 | 第91-92页 |
| 5 经理私人收益与并购时机选择 | 第92-116页 |
| ·引言 | 第92-95页 |
| ·经理外部私人收益为对称信息 | 第95-102页 |
| ·问题描述与建模 | 第95-97页 |
| ·模型求解 | 第97-100页 |
| ·最优合同 | 第100-101页 |
| ·实践意义 | 第101页 |
| ·小结 | 第101-102页 |
| ·经理外部私人收益为不对称信息 | 第102-113页 |
| ·模型设定 | 第102-105页 |
| ·约束条件分析 | 第105-107页 |
| ·模型求解与均衡分析 | 第107-110页 |
| ·相关性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 ·小结 | 第113页 |
| ·总结与讨论 | 第113-116页 |
| 6 实物期权:价值风险与战略思维工具 | 第116-132页 |
| ·实物期权价值风险研究 | 第116-123页 |
| ·引言 | 第116-117页 |
| ·实物期权的价值风险 | 第117-119页 |
| ·进一步理论阐述 | 第119-121页 |
| ·实物期权价值风险的数量刻画 | 第121页 |
| ·算例 | 第121-123页 |
| ·小结 | 第123页 |
| ·实物期权思想与企业战略管理 | 第123-132页 |
| ·引言:不确定的环境 | 第123页 |
| ·不确定环境下的企业战略 | 第123-127页 |
| ·实践中的实物期权思想 | 第127-128页 |
| ·通过战略行动创造期权 | 第128-130页 |
| ·小结 | 第130-132页 |
| 7 结束语 | 第132-136页 |
| ·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132-133页 |
| ·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132-133页 |
| ·创新点 | 第133页 |
| ·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133-136页 |
| 致谢 | 第136-1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8-148页 |
| 附录 | 第148页 |